朱祁镇瞟了一眼那高高的书,最后还是沉痛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他生怕朱予焕又拿出一摞书,赶紧跑到朱祁钰身边,和他一起踢蹴鞠玩去了。

反正大姐姐管不到仁寿宫,也从不在他来玩的时候考校功课,就算他没有看,大姐姐也不知道。再说他也不是不看,就是看得慢一些,也不算糊弄大姐姐。

朱予焕看他的表情便知道朱祁镇十有八九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倒也不在意。

自从嘉兴公主府的谈话之后,朱予焕别说是把朱祁镇当亲弟弟,简直是把朱祁镇当做亲儿子,没事就哄着朱祁镇多读书。反正她只要把张太后糊弄过去就行,朱祁镇看了挺好,不看更好。

几个孩子正热闹,不一会儿吴妙素和何惠妃等几个妃嫔一起走了出来,何惠妃见状打趣道:“永清公主又在作画呀,莫非是又要送到太平茶坊去办什么画展?”

朱友桐嘻嘻笑道:“这次我要把小钰画下来,这可是送给吴娘娘的礼物。以后要是有机会,每年都画一幅,这样等将来小钰长成俊俏的郎君,吴娘娘还能看看小钰小时候的样子。”

吴妙素哎呀了一声,笑道:“那我可得好好想想之后该怎么回礼,才能衬得上桐桐这番心意。”

朱祁钰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管脚下的蹴鞠,躲到了自家娘亲的身后。

朱予焕见吴妙素身旁的宫人拿着账簿,不由一笑,对吴妙素道:“有劳娘娘们每日来娘这里。”

吴妙素笑着说道:“也是我们没什么事情做,娘娘把善堂的事情也分给我们,也算是打发时间。”

何惠妃看着朱家兄弟两个,不免有些羡慕,道:“唉,每日里看着哥儿姐儿长大,我们却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吴妙素知道她的忧愁和焦虑,道:“你们也不要总想这些,娘娘不是说了,近来北直隶一带有蝗灾的迹象,陛下忙于公务,来后宫的次数难免少些,不能照顾到每个人。”

何惠妃听到这里就来气,只是想到太子就在这里,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长叹一声。

吴妙素明白她的心思,宽慰道:“反正日子还长着呢,总会有喜信儿的。”

一行妃嫔向坤宁宫外走,朱予焕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一边为自家妹妹研墨,一边算起了日子。

眼看着七夕将近,一年到头也是迟早的事情,这日子恐怕是不长了。

第69章 阿鲁台

朱予焕心中对朱瞻基的身体情况算是有底,目光很快便放到了京师附近的蝗灾。

蝗虫要成灾,多是因为干旱导致的土壤僵硬,或者是河道偏移致使河床暴露,这两种情况给蝗虫创造了繁殖的条件。

蝗虫啃食庄稼和成群移动的速度都极快,所过之地的庄稼基本上都一干二净,因此即便蝗群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久,但造成的危害依然不小。

好在自从阮安在京师一带兴修水利之后,河道偏移的问题已经鲜少发生,加上先前朱予焕让人编撰的农书中也曾经总结和写过一些防治蝗灾的方法,各地的劝农官也有讲解,因此这次蝗灾在京城附近仅仅是波及了六七个县城,在朱瞻基委派锦衣卫前去督促抓捕蝗虫后便基本上都被捕杀,之后要考虑的便是赈灾放粮的问题。

臣子们自然是纷纷称赞陛下有先见之明,朱瞻基倒是也不吝啬,将务农寺和朱予焕夸赞了一番,连编撰农书的虞瑛和吴宁也另有奖赏,让本就觉得顺德公主出挑的朝臣们拿不准皇帝的意思。

原本他们只当陛下是太过宠爱顺德公主,但如今看来,顺德公主的特殊之处不是简单的宠爱,毕竟自唐朝之后,还有哪位公主能够影响朝臣升迁受赏?

但内阁那边没什么动静,大部分人自然都不好说什么,倒是有几个御史上书提过几句,用词也都十分温和,只说听闻皇后娘娘编撰女书心得、训导六宫,顺德公主也应该多多参与,总是在宫外开什么书展、画展,招揽文人墨客为太平茶坊题词作画,于公主的贤名还是不大好的……

没办法,大家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