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陛下之风,颇受文皇帝喜爱,太子却……当真怪事。”

他们几个都见过幼时的顺德公主,虽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顺德公主聪明出众,颇受太宗文皇帝的喜爱。

这位陛下不是一般人,只靠调皮可爱可讨不了这位的欢心。

作为朱予焕半个老师的杨溥最有发言权,道:“太子是太后抚育,祖父祖母中有几个不喜欢含饴弄孙的?更不用说太子出生后不久便正式册封,百般宠爱,公主出生的时候陛下还是太孙,哪里比得上太子,民间都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是在皇宫之中。”

如此倒也没有说错,杨荣摆摆手,道:“我倒是觉得与其担心太子,不如担心陛下……经筵也好,蛐蛐儿也罢,哪个不该劝劝?”

杨溥赶紧打断道:“别胡说,你忘了陈御史了吗?一家人现在都还在狱中呢,咱们万万不可妄言陛下……别说咱们了,你看皇后娘娘,自从立太子以来,有劝谏过陛下一句吗?”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哑口无言。

陈祚劝谏是尽自己的本分,没想到反而惹得陛下大怒,他们谁还敢上前触霉头?

就算陈祚说的是实话,但只要陛下不想听,那便是天下最大的错误。

现在连身为陛下妻子的皇后娘娘都不再劝谏,力求明哲保身,身为外臣的他们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最后还是杨荣开口道:“再过几年,陛下总该让皇太子出阁读书了,身为君父以身作则是常理。在座的几位都是皇太子未来的先生,理应培养皇太子为我大明盛世天子。”

话是这么说,谁知道那个时候又是什么光景?

尤其是张辅,想到太子调皮的模样,又想到顺德公主将皇太子训得服服帖帖的情景,不由在心底长叹一声。

还好他年事已高、陛下春秋正盛,待到将来太子继位,他本人大概也已经进了土,何必想那么多?

杨士奇见张辅似乎有什么不愿意提及的事情,便转移话题道:“咱们几个今日难得小聚,不聊国事。”

张辅叫来侍女上了几样点心,只见其中一个盘子里放着的糕点方方正正,形如银锭,却是沙红色,不由有些疑惑,问道:“这点心不像是自家厨下做的。”

侍女笑道:“回老爷的话,这点心是夫人让太平茶坊送来的,听人说这点心是太子殿下庄田种的高粱所制,顺德殿下亲自取名‘状元糕’,自从春闱后便一直在京中流行,夫人知道三位阁老来,特意让太平茶坊的人送新的来。”

“太平茶坊?”杨士奇有些印象,道:“听说好像是顺德公主的产业?离国公府有些距离,怎么这点心看着还很新鲜?”

“回阁老,先前太平茶坊开了分号,东城各个府邸送点心不要跑腿钱呢。”

杨士奇和杨荣面面相觑,一个茶坊,竟然敢拿太子和公主做宣传,陛下竟然也没有阻拦。

倒是张辅和杨溥都知道这位顺德公主一向别出心裁,这种小事对于她来说是信手拈来。

待到侍女离开,杨溥这才道:“公主的书法极佳,自有风骨,你们要是想看公主的文章,之后我让人拿给你们瞧瞧。”

杨荣更觉诧异,道:“你有公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