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得不到一点点的消息。
他倒在那个阁楼上,镜头由近摇远,蜷缩在地板上的人最终缩成了一个灰点。
隐隐的哭声还在背景音里,可镜头却飘得远了。
大陆的一端,他的姐姐拿着他的钱,送儿子去了更好的学校。
大陆的这一端,乔立擦干了眼泪,背上行囊,又是一天工地里不得闲的日子。
“你学个意大利语吧。“道子哥劝他,“学会了,钱能赚更多。”
乔立有些茫然,“学吧,那就学吧……家,家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Famiglia.”
一艘贡多拉,摇过了叹息桥。
作者有话要说: 唉,很丧。
有些不好意思和大家解释怎么突然断更这么久……起因很简单,这个戏中戏我觉得自己写得不好。
一开始写了5000多字,觉得不精彩,就咬着牙删了重写。
本以为就是一晚上的事情,结果磨啊磨,一天拖过一天。
这本书基本没怎么写过戏中戏,是因为我《影帝成双》完结以后,觉得自己在拍戏的地方着墨太多,所以事业线进展特别慢,这本书就很急切地想写男主升级打怪。结果,因为前期戏中戏写得不扎实,男主的晋升反而怪怪的T.T 后期我就很想矫正一下,结果……用力过猛,方向觉得都不太对。
习惯了从导演的地方着墨写,都不太知道如何通过戏中戏表现演员的强劲。
改了几遍都觉得不对劲。
这本书也就此到尾声了,一些情感上铺垫的“结”,算是都解开了。对比起来,总觉得事业线收梢的很仓促,自己非常不满意。
《不服》这本书,怎么说呢,我一开始构思的时候野心太大,反而从中期开始有点力不从心。可能是最初码字的心气儿已经没了,总觉得自己太不适合这个行业,也没有本科时候死磕一段剧情的精力了。
啊……原本还挺多话想说,写到这里又还是觉得愧疚,说不出口了。
反正,我还是在坚持,坚持写完这本书吧。
码字这个行业,更适合有天赋的人……就像我们小陆导演T.T
就这样吧QAQ
第105章
《船到桥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几乎不存在什么悬念。
威尼斯电影节已经多年没有正儿八经的中国电影入围, 出于一些国际上的关系,再加上高思源导演多年的名望和人脉, 入围主单元的面子,各国电影人都会给他的。然而谁都没想到, 这部作品竟然会成为当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这消息一下在国内炸了锅。
看了内部观影的几个影评人纷纷表示
“高导水平是在的,但他的风格不怎么适合文艺片。”
“故事太浅薄, 节奏也比较一般,只能说是及格线水准,有点天赋的导演在毕业三五年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这个样子。”
“镜头确实很美, 教科书式的运镜, 不少地方可以单独拎出来做威尼斯宣传片。人物关系薄弱了, 故事讲得不精彩。”
“没抓到社会的痛点,高导还是适合拍商业作品。”
但也不少人给予了肯定
“上了年纪的人看事情的视野不一样, 这是个不教人贪进的作品, 所以整个节奏都很温和。”
“尽管故事没太大亮点, 可做到一板一眼不出差错也是不容易的, 高导的实力不容置疑。”
“演员不错,让人看到了电视剧小生也有可教之才, 高导算是有慧眼。”
“商业导演愿意踏实下来拍人文情怀值得鼓励啊,毕竟是第一部文艺片, 希望高导多拍些。”
秦阅悄悄翻遍了网络上和媒体中的一些评论,把所有夸赞王忱演技的都剪了下来。
这个消息刚宣布,王忱的微博底下就被水军攻占了。一面是激动过头的粉丝, 另一面是狗急跳墙的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