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要求了,又拆了重建。
就光建了,拆拆了建就花了好大一笔银钱,杜风眠看着真的是十分的心疼,说好在后来终于敲定了方案。
首先必须有比较通风的坐诊区域,这一部分杜风眠采用的是竹构建筑,一方面足够建筑通风效果比较好,另一方面,用竹子建造的二层小楼比较轻,承重会比较好。
竹子建造的二层小楼,一楼用于坐诊,二楼用于摆放药才这样,药材不易受潮,也不会被阳光曝晒,失去药性。
神医还要求有单独的诊疗室,毕竟大部分都需要用银针进行治疗,需要有一定的私密性,如果是竹制小楼的话,私密性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所以诊疗区域是按照住宅的标准建造的,但是比一般住宅多留了几个窗户,这样通风效果会比较好,比较利于治疗。
还要有单独的熬药区域,一一般的中药熬制都需要诊疗和看诊区域稍微远一些,然后为了避免失火,所以,熬药的区域在谷中湖心亭附近。
这样一来,通风效果比较好,二来离水源比较近,利于熬药,也利于救火。
为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的材料,再加上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还有时不时的返工。
整个住宅区域光建造完成,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过后,整个区域就建造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装饰以及物品的摆放。
杜风眠带着神一开始按照神医的习惯摆放物品和处理一些东西。
就光药物的摆放以及处理方式,就有很多种。
杜风眠本来对这些是一知半解的,但是这段时间跟在神医后面和神医一起处理和摆放这些东西,学了很多。
虽然说还比不上一些医师,但是多多少少已经懂了很多医药知识,杜风眠这是一个小有所成的小学徒了。
跟在神医身边学习的这段时间,杜风眠从一开始的一问三不知,到现在的连神医都对她夸赞不已,也不过短短的月余。
等把医药谷完完全全的建设好之后,神医便开始在医药谷内进行医治了。
但是虽然地方大了,很多东西也多了很多,但是本来医馆的学徒人数有限,接诊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才短短数日,大家都已经苦不堪言了,神医想了想,还是觉得没有办法,毕竟是人数太多了,连他自己都负荷太多,有一些乏累了。
还是得接着招一些人,于是神医找到了杜风眠,问她能不能帮他招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