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淮这个奶娃子,略感歉意,于是屁颠屁颠跑到津哥儿身边,牵起他的小手,说道:“弟弟,一起识字。”
此时,他心里想的,满是津弟,为兄真是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把你也卷进来了。我本只是闲着无聊,想学学繁体字,打发时间,可从来没想过要把你拉入坑,往后你可不要怪我……
可又一想,庶弟是个极有天分的读书人,做事刻苦专注,让他读书是适得其所。裴少淮心里又想津弟啊,想必你以后也是要成为卷王的,晚卷不如早卷,不如就跟着为兄一起,兄弟齐心,卷死外头的那些人。
津哥儿很乖,任凭长兄牵着,点点头,应了一声“嗯嗯”。
……
傍晚,等林氏闲暇一些的时候,沈姨娘带着津哥儿来了朝露院。
寒暄片刻,沈姨娘说明来意,说是带津哥儿来感谢长兄的,敬重而客气。
林氏白日不在府上,不明所以,沈姨娘便同她说了“开蒙”的事。
林氏听后,心里欢喜,诧异自家儿子白日里还干成了这样的大事,面对沈姨娘的谢意,她应道:“我当是甚么大事,他们兄弟二人一同读书识字,是好事,别提甚么谢不谢的……他们兄弟俩这般亲近,别叫我们反倒生分了。”
面对沈姨娘,林氏素来都是一个态度都是阴差阳错下进了这个府邸的妇人,不必相互为难,各自教养好自己的儿女便好。
沈姨娘走后,林氏开心抱起儿子,亲了好几口,道:“我的乖儿子。”
儿女乖巧,继女敬重,妾室规矩,林氏觉着这深院大府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
自这日以后,淮哥儿、津哥儿两兄弟开始读书认字。
只不过,两兄弟喜欢的“课程”略有不同。裴少淮喜欢父亲教他识字,学习繁体字,追溯字的来源,裴父还专程挑了漂亮的字帖来教识字,赏心悦目,这让裴少淮觉得,这些古朴的文字,一撇一捺都那么有韵味。
裴少津还小,识字慢,但听得很专注。他喜欢听祖父讲典故,甚么曾子杀猪、草船借箭、孔融让梨……原来短短几个字,里头有这么多的故事,津哥儿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每日午休完,津哥儿便急着去书房,嘴里念着:“快点,快点,祖父该说典故了。”
总之,兄弟二人小小年纪,读书识字,过得很是开心。
=第168章 第 168 章=
包班头听命安排了饭局, 带“表兄”与大人相见。
双安州地处闽东南,既有山地绵延,又有河水蜿蜒, 还东临沧海,注定盛产山珍、海味。
茶笋山木饶遍天下, 鱼盐蜃蛤匹富青齐。
并非虚言。
此时, 桌上菜已上齐,鸡汤汆海蚌汤汁清醇,姜母鸭香气浓郁、色泽诱人, 又有嘉禾屿经典素菜“半月沉江”……包班头备菜,倒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一坛武夷山的窖酒已敲开封泥, 酱香弥漫雅间。
这样的佳肴美酒, 房内二人却全无心思, 眉头紧锁, 担忧之色露于言表。
“三哥,我这般偷偷摸摸回乡,怎会冷不丁被官府注意到……官老爷是不是识破了我的身份?”
说话的人瞧着比包班头还要老一些,即便穿了一身新衣, 也掩不住风吹日晒的肤色,黝黑而粗糙。
明明身形孔武,一双手却急得无处安放。
包班头心知,此事皆因自己在大人面前提过一嘴, 他不敢说出来, 只能编排道:“老九,你请全村人吃席的事, 这样大的阵仗, 岂能瞒得过官府?”
包老九又道:“这十里八乡的, 也不止我一个‘经商’回来请吃席,怎偏偏就盯上我了呢?”
包班头看了看时辰,劝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还是想想一会儿当如何回话罢?”知州大人也差不多该到了。
“若是官老爷问起‘生意’的事,我可如何是好?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让活命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