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此处显然是在点评少津九边御敌那篇文章。

单单靠九边军屯抵御北元人是不够的,饿极的狼最易成群结队。

裴少津若有所思,思忖着长兄的每一句话。

“若是为了想良策而写良策,则文章少了立意,容易悬浮于空。”裴少淮说道,“百姓的一寸布一口粮一根柴火,皆可成文,‘为民’是最好的立意。”

裴少淮认真说道:“仲涯,你笔下所写非字句而已,若是心有所守、为其所争,则一笔一画皆如箭羽,杀敌于千里之外。”他从宽袖中取出一封信,递还给少津,继续道,“你在太仓州时写的这封信,便是如此,乃确确实实可以落地执行的良策。”

信中写的是

开海之后,设立船引,约束船只。

裴少淮一直觉得少津的建议很好,但并未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谏言中,奏报朝廷。这样的好建议,理应由少津自己上奏。

少津心间少了许多茫然,目光变得坚毅,接过大哥递来的信纸时,有些动容,说道:“谢大哥今日解惑,时至今日,我的笔下不能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了。”

兄弟齐心,皆为民而守,为民而争。

从学子到入仕,总是需要些时日慢慢摸索的。

第142章 第 142 章

江南初入冬, 草木绿意犹似春。

北风呼啸南下,成了一只只商船扬帆出海的助力,正是太仓码头最忙碌的月份。然这日午时, 还有大半日的时辰可做活挣钱,百姓们却早早收拾行当往家走, 码头边大半的商铺亦闭门谢客。

外地的海商不明所以,一番打听,才省得知州大人今日离任,百姓们急着赶去衙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