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淮心明,如非父亲主动提及,皇帝日理万机,岂会突然想起这一茬事、做这样的安排?

“特诏”是给父亲的荣宠。

不难想明白父亲为何会做这样的决定,裴少淮心绪复杂。

“父行在前,子随其后,微臣日后亦愿将所学所知,与天下同道者共商共享。”在裴少淮眼里,父亲不是为他让路了,而是身先垂范,在往更远的地方去走。

他尊重父亲的选择,他日,也愿意如父亲这样选择。

“善。”一事了,皇帝又问起另一事,他说道,“伯渊,近来朝堂上又起党派流言,寒门清流结派,此事当真否?”

说的是“清流党”。

此清流中,多属农门、寒门子弟,他们不辞辛苦,一路科考,终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本是因“清流”而备受赞许的一群人,如今却在朝中成了众矢之的。无他,只因清流之首徐知意隐隐有要入阁的苗头,有人故意混淆视听、往他身上泼脏水罢了。

至于皇帝的发问,意不在是真是假。

真假自可找人去查,何须问裴少淮的看法?

遂裴少淮应道:“回陛下,清流便是清流,涓涓细水涌成流,乃是自然而来,岂可用‘结党营私’之‘党’与之相配?”

第141章 第 141 章

岁草枯荣总有时, 日月往复若循环。一物落败便有一物兴起,于清流们而言,眼下确实是个好时机。

裴少淮能明白皇帝的心思, 心里有意要用徐知意, 却又不得不慎重有加。首辅、次辅接连下台,皇帝要重新制衡朝中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