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眼瞪小眼的,倒一下子明白方怀义为什么板着脸了。

兰玉便也沉下了脸,目光在一众七八岁的孩子面前逡巡而过,将他们唬得一个个坐得板正,恨不得将胸膛挺上天。

如此两天下来,兰玉有点儿头疼。

小孩儿精力旺盛,简直闹得要命,尤其是这些孩子大都贫苦出身,野惯了,受不住拘束。方怀义见兰玉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又清了清嗓子,道,我初来时也是这样的,这群孩子你别看他们年纪小,聪明着呢,我那会儿年纪小,常被他们折腾得左支右绌,头痛不已。

方怀义道,好在这些孩子秉性纯良。

兰玉看着方怀义,这书生有几分酸腐气,可在说起这私塾里的孩子,眉眼间却柔和了下来,他静静地看着方怀义,心中竟生出几分不可言说的羡慕。

方怀义说,他们的爹娘送他们来这儿,大都是为了识几个字,不过这些年下来,倒也有几个有天赋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去年还给我来过信,道是去沪城求学了。

他对兰玉道,我知道兰先生留在这私塾里,是委屈了,不过我希望你也会喜欢这群孩子。

兰玉笑了笑,道,会的。

方怀义也笑了。

方怀义这间私塾离李明安的小洋房有一段距离,头几天的时候,李聿青和李明安都不放心,二人总要寻着机会去接送他。

有一回还撞见了李鸣争,兄弟三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说话了。

兰玉出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么个场景,李鸣争,李聿青和李明安三个人各站各的,生生将这民巷显出几分逼仄。

兰玉看看李鸣争,又看了眼李聿青和李明安,心里头一回生出几分微妙的滑稽和荒唐。李明安最直白,直接就迎了上来,笑盈盈地对兰玉嘘寒问暖,还接过了他手中的书。

李聿青看着李明安殷勤的模样,冷笑了一声。

李鸣争看了眼,突然想,当初的确该将李明安送出国。

后来四人是一道出去的,巷子外停了马车,小汽车,都是这寻常民巷里难得一见的东西,如今一下子停了三辆,无不好奇地张望着。

兰玉沉默半晌,道,以后你们都不要来了。

李聿青道,为什么?

兰玉瞥了他一眼,李聿青当即道,李明安才是最后来的。

李明安看着兰玉,小声道,对不起,兰玉,是我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