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桥东村的村民有多聪明,但他们村的精神气儿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在想怎么能在豆油鸡鸭上搞点花哨,让自家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别说是乡民了,就连他,他这个内侍省同正员兼右兼门卫将军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睡醒一睁眼,就琢磨自己能不能也干点什么。
相比之下,京城大殿上那些为了一些小事反复攻讦、互相挑刺计较朝官们,就显得那么面目可憎。
就这样一路感慨着回到长安,长安的秋风里已经满是凉意。
两人当然是第一时间去大明宫复命。
有高力士在,李成器也没多和李隆基寒暄,把自己所见如实汇报之后,又言准备明日大朝参言官周柏一本,之后便很有眼色的主动告退,把空间留给那主仆二人。
“所以那薛三郎果真没有假借鬼神之名行不轨之事?”
李隆基笑道。
“那汤泉仙一说又是怎么来的?”
“桥东村根本没人说汤泉仙人……”
高力士一脸无奈。
“奴在村里住了几日从未听此说法,乡民都说是挖土窖撞泉眼上了,因这‘撞’和‘汤’在丰岳土话里发音相似,可能是有人听岔了。”
李隆基:……
“原来是乡音引发的误会。”
李隆基点头,又道。
“那万民淫祀呢?周柏不是说丰岳县人人举祭坛供奉,城中青烟冲天,可是真有其事?”
高力士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
李隆基:……你有话直说,摇头晃脑的朕看不懂。
“没有万民淫祀。”
高力士苦笑道。
“丰岳县民举的也不是祭坛,而是油锅。”
“因着薛三郎在桥东村开了油坊,丰岳县的菽油价格低廉,人人都做起了吃食生意。临着码头的那条街,远看去的确是白烟缭绕,但那都是吃食摊子上的烟气和水汽,所谓供奉也不死给神明的,而是卖给官道上往来的船客。”
“鬼神之说肯定是有的,不过不拜什么汤泉仙,而是财神。现在丰岳城中的食摊子上都贴了财神画,人人盼着自己发大财呢!”
李隆基:……
第35章 谁能不喜欢纯粹的人呢!?
高力士侍奉李隆基多年, 对这位陛下的心思还是摸得很透彻的,知道李隆基就喜欢这种戏剧化的转折。
所以他把在丰岳县的经历如实讲了一遍,主打一个前后反差,果然让李隆基开怀大笑。
“原来如此。”
李隆基单手支颌。
“看来这菽油是真的用的, 丰岳县这么多卖吃食的, 想必生意也是很好了?”
高力士想了想,点头。
“奴之前没去过丰岳县, 不知道县城之前怎样。但奴这次过去, 城中商业繁荣, 人人脸上都带笑,的确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
“而且因有这菽油,县城的码头往来船只不绝, 更有许多平民划舢板贩售吃食,码头食摊的烟气终日不断, 可见是生意极好的。”
李隆基点头。
他其实不太关心丰岳县的商业景气,大唐虽然不抑商, 但也不会把商人当成国朝根基, 农桑之事才是李隆基最看重的。
“你可看了那曲辕犁?”
李隆基问高力士。
高力士连忙点头。
“奴看了,奴用了, 奴还带回来一架,的确很是轻巧灵便。”
闻言李隆基便让他把曲辕犁送上来,于是大明宫的几个内侍哼哧哼哧抬了一架铁犁上来, 小心地呈放到御前,还被高力士瞪了一眼。
就这么轻巧的一架犁,四个人抬还都累得大喘气, 人家薛三郎自己就能拉着满地走,内侍省这些小崽子们是该好好磨练磨练了!
迅速琢磨了一下如何训练下属, 高力士便又收敛心神,专心跟李隆基奏报曲辕犁的使用。
情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