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裴慎赞许道,“郑渚,号苦斋先生,是文坛大家,虽未入仕却颇有人望。”

沈澜心中有数。裴慎本是勋贵,又兼之是正统进士出身,若与勋贵或朝堂高官结亲,未免太过势大。择一小官之女或是清流名士之女最佳。

她记得裴慎早年是在鹿鸣书院求学的,沈澜问道:“苦斋先生可是鹿鸣书院的山长?”

裴慎摇头:“苦斋先生是山长好友,家中藏书万卷,是江南书画一道的大家。”

实际上,备选的还有国子监祭酒林丛、金石名家魏宣,藏书大家范临修等等。俱是些官位虽低甚至在野但名气颇大的清流名士。

外头人多眼杂,几人不再闲聊,被小沙弥引着去了另一间禅房。

作者有话说:

1. 马车多宝格内提到的食物出自于《金.瓶.梅风俗谭》

2. 青骢马油壁车的那个,杂糅了一首诗,一首词,诗《白头吟》(胡奎),词《长相思游西湖》(康与之)

3.篮舆、皂荚水、雨花石、捣理均出自《长物志》

4.“ 解八难,度众生,千圣千灵,万称万应”出自于《西游记》

? 第 25 章

沈澜几人一走, 那厢房屏风后便走出个满头珠翠的中年女子,带着个妙龄少女。

那少女及笄之年,眉眼盈盈, 娇俏灵动。穿着豆沙织金罗衣, 妆花重绢裙,时新的朱绿错软缎鞋,银丝云髻旁斜插着金累丝玲珑蝴蝶簪, 腰上香囊丝绦齐全,臂间玉钏银镯琳琅, 看着便是个富贵人家的小娘子。

郑渚见她出来, 只端起建窑兔毫盏,呷一口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笑道:“夫人, 慧娘, 且坐。尝尝这茶, 最是适宜女子饮用。”

那中年妇人和少女便随意捡了个杨木圈椅坐下, 用了些金橙馅椒盐金饼,白糖薄脆。

食不言,寝不语,待三人垫了垫肚子,郑渚这才道:“慧娘, 你闹着要见一见裴守恂, 如今见了如何?”

见父亲问话, 郑慧娘只拿竹筷兀自拨弄着一碟十香瓜茄, 低头不语。

见她这般, 郑夫人掩帕笑道:“慧娘莫羞, 成婚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只是我与你爹都望你能与夫君琴瑟和鸣,今日你既见了那裴守恂,若觉得不好,可要说出来。”

怕女儿羞涩,郑渚还道:“裴慎虽大了你几岁,可那是因为守孝才未成亲。为父打听过了,身侧既无妾室也无通房,必不是贪花好色之辈。”

“况且方才为父也考校了,此人做起文章来倚马可待,如腾蛟起凤、似铁中铮铮,当真是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且他出任山西,武勋卓著。能文能武,必是佳婿!”

说到这里,郑渚颇为得意的捋了捋胡须:“为父为你寻到此等佳婿,慧娘还不快快谢过为父?”

闻此言,郑慧娘忽然掷下手中竹筷,抬起头道:“爹胡说!那裴慎分明是个贪花好色之徒,明知今日爹爹要考校他,竟还带一美婢前来。”

郑渚蹙眉:“哪来的美婢?”

郑夫人也忧思道:“老爷,裴慎身侧有一婢女,穿得虽不甚起眼,只是那脸与身段,我和慧娘隔着屏风都觉得是个顶顶的美人。”

郑渚回想一二,洒脱一笑:“那女子若是裴慎心尖上的人,必不会叫她穿的那般灰扑扑。可见不过是个普通婢女罢了。”

“可那婢女甚是美貌,若婚后他非要纳了此女,我又该如何是好?”郑慧娘急道。

郑渚劝慰:“你且安心,裴慎血气方刚的年纪,为一个十几年前教过他的句读之师守孝,都肯三载不近女色,可见其守规矩,这样的人必不会在婚后给你没脸。”

说句不好听的,守孝不守孝的,只要不弄出孩子来,谁知道此人到底有没有收用美人。

谁知慧娘闻言,急切道:“爹,什么不近女色,或许那裴慎早已有了通房姨娘,不过是藏的好罢了。”

“诨说什么!”郑夫人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