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想想这件事就觉得心里畅快。
陈氏则欣喜地道:“那我们家是不是也不用卖地基了?”
“那恐怕不行!”郁文尴尬地摸了摸脑袋,道,“我们家之前就已经向裴家提出卖地基的事了,裴家人慈悲为怀,愿意借银子给大家,我们怎么能失信于裴家人呢!”
陈氏神色一黯,失望地叹了口气。
郁文安慰陈氏:“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你要这样想,要不是我们家请了佟掌柜去说项,这件事怎么会被裴家三老爷知道呢?裴家三老爷不发话,裴家又怎么会无偿地借银子给这些烧了铺子的人家,说起来,我们家也间接做了件好事。”
陈氏笑了起来,娇嗔道:“就你心宽。”
郁文嘿嘿地笑。
得了消息的郁博也以为自家铺子的地基不用卖了,跑来和郁文商量的时候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他哭笑不得,倒和郁文想到一块去了,心也很大,豁达地道:“就当我们家没有这个缘分好了。”
郁氏两兄弟都有了决断,其他人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过了几日,裴家和这些烧了铺子的人家协商着怎么重建铺面的事,裴家的老太爷突然去世了。
“这不可能!”半夜得到消息的郁文披着衣裳站在庭院里,听着一声高过一声的虫鸣,握着陈氏的手满脸震惊,“我昨天去裴家的时候还问起过老太爷,说老太爷好着呢,怎么会就这么走了?”
陈氏满心悲伤,道:“会不会得了什么急病?裴家老太爷也过了耳顺之年吧?”
“可这也太突然了。”郁文还是不敢相信,吩咐阿苕,“你再去探探,是不是弄错了?”
阿苕一面抹着眼泪,一面哽咽地道:“我已经问过了,裴家敲了云板,已经开始往各家报丧了。昭明寺和清虚观都得了消息,两家的住持已经赶了过来。消息不会有误了!”
郁棠依在门边,只觉得夜露重重,寒透心肺。
她已经很关注裴家老太爷的身体了,大家都说裴家老太爷好着,为何裴家老太爷还会去世?
郁棠非常后悔。
她不应该只听别人说,她应该亲自去看一眼的。
裴家帮了他们家这么多,她却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帮裴家。
郁棠走过去挽了母亲的胳膊,道:“姆妈,你们到时候要去给裴家老太爷上香吗?能不能带了我去?”
第十二章 祭拜
临安城三面环山,苕溪河慢悠悠自东而西绕过临安城,流入钱塘江,成了临安百姓出城的要道。
裴家大宅就建在城东的小梅巷。依山而建的房舍错落有致,占据了整个小梅巷。而从苕溪河引入,自裴家大宅后院蜿蜒而下,汇入苕溪码头的那条小河,则被临安城的百姓称为小梅溪。又因这小梅溪是城里唯一一条通往码头还能走船的河,待过了城中的府衙和府学,河道两边就开始河房林立、小贩云集,虽比不上城西的长兴街满是商铺的繁华,却也有着不输城西长兴街的热闹。
夏日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空气中弥漫的是草木和露珠的清新。
郁棠戴白色的绢花,穿了件素色的夏布襦裙,扶着母亲穿过小梅溪两旁的河房。
小梅巷还遥遥在望,额头上已经冒出汗来。
她拿出雪青色杭绸素帕擦了擦汗,这才后知后觉朝母亲陈氏望去。
见她也汗湿了鬓角,郁棠忙递了帕子过去,低声道:“姆妈,您也擦擦汗吧!”
陈氏摇了摇头,掏出了自己的帕子擦了汗,赞了她一声“乖”,道:“你不用管姆妈,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走在她们前面的郁文不免有些抱怨:“我说雇顶轿子,你说对死者不敬。你这身子骨好不容易养好了一点,可别折腾得又倒下了。要我说,你就不应该来。我带着阿棠过来就行了。”
陈氏瘦瘦高高的,面色青白,常年的病弱让她精致的眉眼看上去总带着三分雨中梨花般的楚楚可怜。她笑着安抚郁文:“好了,好了,我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