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脱,只不过咂摸过来心里也不由想着,这老同学还真狠心,好歹是自己的亲儿子,这才几岁,就因为智力检测出了点小问题,就把儿子塞到偏远的生活区去了,然后不管不问,这父母当得哟,啧啧。
严冠然的心情很不好,与此事相关的另一个人的心情却十分不错,李文曜在报纸发行后,看到白纸黑字印出了他亲自撰写的报告,一上午嘴都没合拢过。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还很少有这种冲击性的故事,最起码现实生活中的事很难这么跌宕起伏,近乎完美,作为科研人员的父母,把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送往偏远的生活区,寄养在远亲那儿,孩子落水,濒死之间恢复了正常,想念父母不远千里以六岁之躯偷偷跑了出来。
这篇新闻,无论从狠心父母角度出发,还是从天才儿童角度出发都极易吸引眼球,尤其是李文耀粗略查证过,严盛禾说的都是事实,他现在还在警察局内没有被接回去,他的父母也确实是高学历的科研人员,爷爷还是长江综合生活中心科研部的副部长,这么一个大新闻,要说引不起社会的反响那是不可能,李文耀可是做足了准备,打算等过几天再为这个事情做一个后续报道,有头有尾。
李文耀昨晚大概七点左右接到许晋的电话,许晋的表达能力相当不错,李文耀的新闻敏锐度也十分过关,接到爆料后李文耀没有放过这次机会,放下电话就匆匆往警察局赶,一晚上时间,采访,撰稿,李文耀通宵没睡,凌晨四点多的时候匆匆找到主编审核,把原来准备的那个版面撤换下来,主编点头同意后给样板签字,李文耀又亲自把报纸的样板发送到各个打印点打印,这才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发了出来。
准确性、时效性、社会性,哪怕已经是老记者的李文耀,他也觉得这篇新闻是今年来做得最好的一版新闻,注意引导,兴许还能引起亲子关系的大讨论,毕竟现在不比以前计划生育的时候,每户人家都有几个孩子,亲子之间关系的处理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然,这篇报道的最大受益者还是许晋,当他拿到报纸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他这次成功了一半,只要严冠然和丘涵确实在这个生活区内,哪怕是迫于舆论,他们都必须把自己接回去,并且在公众面前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至于新闻的热度过后事情会变得怎么样,许晋并不担心,他不是真正的小孩,到时候开启交易系统,他的未来绝对不会比在仁原生活区中要天天晚上偷偷跑出去找食物吃过得更困难。
许晋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在警察局呆着也不见他拘束,尤其李文耀人还不错,哪怕他还是小孩子,李文耀依然按规定给了他十块钱报料费,手里有钱,许晋自然心里有了几分底。
钱易倒没想到自己不过就是带了个小孩回来,这小孩还能给他惹出这么大一件事,虽然这事实际上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但事主好歹还在警察局内呆着,他是怎么也没办法置之事外,在被局长叫过去问了一通之后,钱易回头过来找在警察局内过得越发如鱼得水的许晋。
“小禾,你怎么想起来登报纸了?”一个六岁的小孩懂什么,相比起那小孩主动打电话给记者爆料,钱易更倾向于有人撺掇他。
面对钱易的疑问,许晋无辜地指了指桌上的报纸,“报纸上面说的啊,有事就可以给他们打电话,昨天那些叔叔还忙一个老奶奶找到了猫,小禾也想让他们帮我找到爸爸妈妈。”
“帮小禾找爸爸妈妈是警察的事。”钱易蹲下帮许晋整理他睡觉睡得乱七八糟的衣领。
许晋毫不心虚地撩起眼皮子看他一眼,继续指着报纸说道:“可是李叔叔说,爸爸妈妈看到了报纸就会来接我啊。”
这你那李叔叔倒真没说谎,都被指名道姓地上了报纸,你爸妈看到了哪敢不来接你?钱易觑了那报纸一眼,倒不可能真去为难一个孩子,问了几句尽量问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以便等下好打报告跟局长交代,钱易就把许晋重新塞回昨天照顾他的女警手中让她接着照顾,他宁愿去火车站巡逻抓罪犯也不愿意带一个小屁孩。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