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只是担心这些吗?没有其他想说的吗?”许明没想到相公只是担心自已不在家时,没人去送泽儿读书。他就知道自已看男人的眼光,简直就像探照灯一样。
王良捏了捏怀中人的脸蛋:“我知道你想什么,泽儿从决定收养他那天,我和你一样就把他当成自已地的亲生孩子。自是心中所想和你一般无二,都会为他考虑。束修的事不必担心,且不说集市的买卖,就是进山打猎,也定让泽儿完成学业。”
“那相公打猎时,我就套了牛车去送泽儿读书!相公明天教我赶牛车好不好?”许明软糯糯的靠在相公怀里,双眼柔情的望着他。
深深地又亲吻了一下小夫郎的额发:“好!” 王良的声音有些嘶哑,看着越来越诱人的小夫郎,却顾及着他的身子,一直未曾吃到嘴里。
不行,不行,还不行!
夫郎身子亏空的厉害,还是要等人养好了。不然伤了根本,养都养不回来。他还想和小夫郎长长久久一辈子呢。
第23章 难道是不行?
泽儿上学堂的事和相公商量好了,第二日早饭过后,许明便让泽儿换上了那件竹青色的衣服。好好地给他梳了发,这一捯饬,更像一个俊俏的小公子了。
一家人赶了牛车,去镇上先买上六礼,好一会去夫子家登门求学。
在古代求学时,要带六礼:芹菜,莲子,红豆,枣子和干瘦肉条。以示对夫子的敬意。 也寓意着勤奋学习和感谢夫子的辛勤教导。
左挑右选的采买全了后,便来到了大哥所说的城东头永田巷子的最后一家。
这是一个小四合院,青砖的院墙映着红色的大门,比别家看着很是不俗。王良把牛车栓在了门口的树上。上前扣门。
不多时便有人应声,开了门:“你们是?”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人,想来应该是夫子的夫人。
“打扰了!我是小南村人!和夫郎慕名而来,带自家孩子来拜夫子求学!”王良向妇人说了此行的目的,便被让进了院子。
院子不是很大,院墙边还种了菊花和兰花。东厢房内透过雕花的窗棂传来了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妇人将他们带到了正屋,让他们稍等片刻,便去了东厢房去请夫子。不多时,一位身着长衫,留着山羊胡须,眉目间透着些许严厉的中年男子便走了进来。想来应该就是夫子了。
王良抱拳向夫子一礼,许明一直没有开口,和长泽跟在相公的身后。这里以男子为尊,特别是读书人,更是把这些礼仪看得比啥都重。此时的许明生怕自已开口会犯了夫子的忌讳,影响了泽儿的入学。
“我听夫人说,是给孩子求学?”夫子进来,点头向王良以示回礼问道。
“正是!今日我夫夫二人带孩子来向夫子求学。还请夫子看在我们的诚意,收下犬子。”既是求学,对夫子说话,肯定是要极尽客气,读书人讲的就是个礼字。
许明将沈长泽向前让了一下,让他给夫子行礼。
夫子显然没想到,这看起来还是两个孩子的小夫夫,竟然有个这么大的儿子。虽是心中疑惑,却也碍于礼数没有过问。只是简单的问了长泽今年几岁?可有启蒙?都学过些什么?
“回夫子,读过两年私塾。《四书》《五经》都略读过。”沈长泽如实回道。
夫子听了,点了点头。略考究了一下沈长泽其中的内容,沈长泽都一一对答如流。夫子满意的捋了捋胡须,让他十月初,便可过来了。
把六礼和半年的束修直接给了旁边的妇人,父子三人便与夫子拜别。
天渐渐凉了,许明又让相公带着他们去街市买了四十斤的棉花,裁了些棉布。回家后找苗婶子帮忙做了两床厚棉被,又给三人做了冬衣。都给做的厚厚的,这样冬天冷了就可以直接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