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4 / 4)

(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成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在1896年独立之前,其国王不能自称皇帝。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皇太子称为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仪、淑容、贵人这些等级。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朴敬嫔、肃宗时的张禧嫔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清州韩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

在对外政策方面,朝鲜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对于日本和满洲政权则采取敌视的态度。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朝鲜遭到日本入侵,并引至光海君被废。1627年和1636年,朝鲜又先后两次遭到北方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入侵。在第二次入侵后,后金(1636年更名为清朝)确立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朝鲜开国。1894年,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宣布废除中国的宗主权,成为享有外交独立地位的主权国家。1896年,朝鲜国王高宗称帝宣告独立,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但是日本设立了朝鲜统监一职,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和外交。1907年,高宗因向海牙和会派遣秘使,寻求国家独立而被勒令退位。1910年,日本与韩国签订《韩日合邦条约》,韩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李朝灭亡朝鲜国,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兴,都汉阳。朝鲜为中华藩国凡五百另五年,历二十六主,传世三十二(追尊四、废位二)。朝鲜用明年号,明亡后国内用王位纪年和干支纪年,与清朝来往文书中用清年号。朝鲜高宗丙申登皇帝位,定国号大韩,建年号建阳,丁酉改元光武,丁未改元隆熙。大清宣统二年、大韩隆熙四年庚戌国除。历二帝,凡十三年。故李氏治朝鲜共五百十八年有奇。

朝鲜国王(李朝)

第1代1392-1393(洪武二十五二十六)权署高丽国事太祖李旦建元陵初名李成桂。洪武三十一年退位,避居咸兴。在上王位十年神懿王妃(安边韩氏)神德王妃(谷山康氏)1393-1398(洪武二十六三十一)权署朝鲜国事第2代1398-1400(洪武三十一建文二)权署朝鲜国事定宗李芳果厚陵太祖次子,初封永安大君。在上王位十九年丰德王妃(庆州金氏)

第3代1400-1418(建文二永乐十六)明朝正式册封为朝鲜国王太宗李芳远献陵太祖第五子,初封靖安大君。在上王位四年元敬王妃(骊兴闵氏)

第4代1418-1450(永乐十六景泰元)世宗李祹英陵太宗第三子,初封忠宁大君昭宪王妃(青松沉氏)

第5代1450-1452(景泰元三)文宗李珦显陵世宗长子显德王妃(安东权氏)

第6代1452-1455(景泰三六)端宗李弘暐庄陵文宗子,被篡,封鲁山君,流放宁越,旋被害,肃宗二十四年复号定顺王妃(砺山宋氏)

第7代1455-1468(景泰六成化四)世祖李瑈光陵世宗次子,原封首阳大君贞喜王妃(坡平尹氏)德宗李暲敬陵世祖长子,谥号懿靖世子兆惠王妃(清州韩氏)

第8代1468-1469(成化四五)睿宗李晄昌陵世祖次子安顺王妃(清州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