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噩梦中。这样的天气,尸首能放得了多久,三两天再不下葬,那味儿都能迎风臭十里了,所以,这蔡公公和刘广浩的到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位知县大人,连续数天都胃口不佳,就连早上吃的点白粥,没到中午他就吐得干干净净,这数天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谁连续数天尽和一些腐臭的尸首打交道,那胃口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死者的死因,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探究的,都是利器所杀,哪怕是锦衣卫不信当地的仵作,直接用了他们锦衣卫的仵作,得出来的还是这个结论。在这一点上,双方还是都达成了共识,就是蔡公公,也认可这一点。
身份是不用再查了,实际上,除了两个为首的人,一个是宫内派出的宣慰使,一个是朝鲜国王的朝贡正使,其他的那些人,都可以直接忽略,这些蝼蚁一样的随从与下人,显然决计不会是引起那些杀星们的兴趣的。
确认的身份,知道了死因,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动机了。当初有在海上的船只,听的贼人自己报出了名号,说是什么清风寨的强人在这里做买卖的之类的话,那位锦衣卫的头目刘广浩,那是一个字都不信,若是天津也有这等聚众杀官的反贼,那岂不是说,和天津仅仅只有一日路程的京师,也安全不到哪里去了,这贼人猖獗之斯,这要是上面追查起来,这下面的人,可都没神马好果子吃。
当然,这些传言,自然是不可靠的,在锦衣卫的淫威下,有凭据可查的在当时港口里的船只,除了几艘已经出海了的,基本上都在锦衣卫的人的询问下,说出了实话,这里面包括那些曾在官府的询问下,因为怕事情纳口不言的人。
这所有人的口供一对照,那么事实就确确凿凿的浮出水面了。当初贼人弄出了动静,的确是有贼人出来这么吆喝了一嗓子,不过,这贼人口中所说的“清风寨”,锦衣卫就是把天津附近所有的强人都拉了一个单子,甚至包括那些手下就十几二十几个亡命之徒的强人聚伙也没放过,楞是没有在这清单上找出这个什么“清风寨”的名头。
事情查到这里,尤远,蔡公公和刘广浩,现在可以很肯定的确定,这些人是假冒的贼人了,当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敢做出这等事情,这三人却是不敢妄加猜测。整个案子,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以前是不知道有什么可能性,而现在却是可能性太多了,多的这几个人,都没有胆量去猜测了。也许是那位窦公公所得的钱财真的太多,引起人的觊觎了,那那位朝鲜使臣,不过是遭受了池鱼之殃而已;也许是那位朝鲜使臣在他那一亩三分地上,得罪了某个穷凶极恶的仇家,人家一直追杀到大明,谁知道呢?
不过,给各自的上面,这样的结局,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次的事情,显然不是随便可以糊弄过去的。
这个时候,一个极其微小的线索出现在三人的面前,顿时让这迷雾重重的案子,有了一丝曙光,至少,大的方向,是可以确定了。
某次不经意对一个小商人的问话中,商人提及到,那个在船头吆喝了一嗓子强人,似乎口音是山东的,这商人刚刚从山东回来,对着口音,可是敏感的很。
“哦,山东的啊!”有了这个线索,加上这些问话的人员的提示,终于,听到这吆喝的那些商人船夫,都隐隐约约确定了这个说法,甚至,有人判断出,那人的口音,就是登莱一带的口音。
这些三人立刻就轻松了起来了,当时的情形,显然是一个突发事件,那些强人没有可能临时改变了口音来说话,而且,以刘广浩锦衣卫世家的经验,这些敢于做这些案子的强人,其成分一定是很单一的,像什么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汉,基本上不太可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做这种杀头的买卖,绝对不会相信外人,一人是登莱口音,那么十成里面,至少有五六成的把握口音确定,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山东人。
“这些人不是强盗!”刘广浩深思了良久,缓缓的对着面前的两位,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若是我是那强盗,抢完钱杀完人了,一定会顺手一把火,将船只点着,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