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了宁国公府的爵位,他的孙子们要如何是好。

姚钱氏则死死掐着赵嬷嬷的手腕,指甲几乎陷进赵嬷嬷肉里,精神恍惚嘴里轻轻呢喃:“不该去找沈欣言的,坑死我家锦风了。”

她怀疑沈欣言已经将锦风还活着的事告诉给陛下了,否则陛下也不会忽然降下让沈欣言和离的旨意。

怎么办,若真是这样,锦风如今可还活着!

赵嬷嬷虽然吃痛,却一声都不敢吭。

太夫人现在的模样着实骇人,她怕得很。

长公主一直睡到中午才醒,见长公主准备起床,伺候长公主梳洗的十几个婢女捧着水盆锦缎从外面缓缓进入。

长公主府的掌事嬷嬷花溪亲自为长公主净面,其他十几个训练有素的婢女,则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梳妆完毕,长公主看向自己镜中的容颜:“老了!”

纵使保养得当,依旧无法改变韶华易逝的事实,她今年已经五十五岁,再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公主。

花溪伺候长公主多年,当即在长公主身边打趣:“人还有不老的,可要我说您是最不用担心的,每个年龄都有不同的美丽,您虽然老了,但您依旧美丽无双。”

长公主嗔怪地瞥了花溪一眼:“你向来都是个会说话的,整天就知道如何哄我开心。”

花溪为长公主簪上一只点翠的飞凤发簪:“奴婢没什么本事,若是能用言语让殿下展颜,那便是奴婢的福气了。”

心知花溪是想让自己开心,长公主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本宫已经这个岁数,哪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只是不寻到她,本宫这心里始终难安。”

终究还是她对不住卫家,竟是连最后那点血脉都没能护住。

两人正说着话,身穿戎装的武婢便从外面迅速进来:“长公主殿下,属下已经查明了一些消息。”

第102章 天性凉薄的姚昌城

听武婢说自己查到了东西,长公主瞬间收起脆弱的表情,冷淡地看着武婢:“说吧!”

武婢单膝跪地,头也谦卑地低下:“殿下,经查明,你带回来的人是前镇国将军姚振的第二个孙子,这人三年前战死沙场,不知为何会出现在京城。

属下顺着这条线去查了他的母亲姚李氏,姚李氏祖籍江南,父亲曾任京城城门守卫长,她是家中庶女,出嫁前被记名到嫡母名下。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被当时还是将军夫人的姚钱氏看中,嫁给了姚振的独子姚昌城。

属下已经查看过,姚李氏的相貌与其父亲像了八成,且身上没有殿下要找的痕迹,这条线索已经断了。”

虽然事实会让长公主暴怒,但姚锦风的确不是长公主要找的人。

而且姚锦风这种贪生怕死的鼠辈,根本不配进入长公主府,容易玷污了长公主府的声誉。

长公主并未如武婢想象暴躁,她的手指轻轻把玩着一只玉如意:“你刚刚说姚钱氏给姚昌城娶了城门吏家的庶出女儿。”

武婢快速回答:“是,这桩婚事是姚钱氏亲自定下来的,据说是觉得对方姿容绝丽,因此才特意为姚昌城求娶。”

长公主微微沉思:“姚昌城仕途如何。”

武婢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的,当即回道:“姚昌城这些仕途不顺,被掠去官职前不过是四品官。

之前又因为与自己大儿媳发生了一些腌臜事,导致官职被撤,如今已经沦为全京城的笑柄。”

长公主露出一个玩味的笑:“那姚锦风的仕途如何。”

武婢麻利的回答:“姚锦风从小被姚钱氏送去边疆,后来也顺势在姚振麾下成为了一员猛将,姚振荣养后,姚锦风便顺势留在边疆,三年前便已经是从三品官。”

长公主发出一声嗤笑:“姚钱氏当初也曾是大家出身,怎会不知道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若真是希望儿孙好,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调教成才,怎会容忍对方从人才变成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