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首推苏东坡。不管处境多倒霉,他还能发明东坡肉,荔枝照吃三百颗不误。我想,如果他们俩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肯定是美食同谋。
其次,小到美食,大到伟大艺术的诞生,都是应运而生,依赖于时代的。
曹雪芹,身处清代立国百年的鼎盛之时,又生长在江南鱼米之乡,要知道,中国吃文化的名著《随园食单》,跟《红楼梦》差不多是同一个时间坐标、同一个空间坐标产生的。
天时地利,《红楼梦》里吃得讲究,不纯是艺术杜撰,而是有着广阔的社会和时代支撑的。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要跟你扒一下后四十回。
哪怕是写小咸菜,曹雪芹写来让你觉得滋味无穷;可是续书作者一写,真让人替他尴尬。
比如,第87回,紫鹃对黛玉说,她叫厨房给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黛玉居然说“也使得”。我真恨不得替林妹妹大喊一声:使不得!
光这一点,你就可以想想,前八十回跟后四十回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写的!
乾隆年间,有一位红楼迷,叫爱新觉罗·裕瑞,他是豫亲王多铎的五世孙,写过一部《枣窗闲话》,里面有几条关于曹雪芹的记录。
曹雪芹“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没错!曹雪芹很可能是个黑胖子。
还有一条,提到了曹雪芹的口腹之欲,据说他曾经说过:“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意思就是,要想快点看我的书,就得请我吃南酒烧鸭。
所以,我有一个梦
如果有一天,哆啦A梦的时光机真能实现,一定要派一个专案组去找曹雪芹,出发前,务必把南酒烧鸭备足,一旦找到那个黑胖子,一把揪住,必须一气呵成,写完再说!
划重点
贾家是百年贵族之家,他们在饮食上的追求,早已经超出了吃饱吃好,更是吃得体面,吃得风雅。
思考题
中国自古就有读《汉书》下酒的说法。其实,读《红楼梦》下酒,肯定更过瘾。
能不能跟我分享一下,你被红楼里的哪样好吃的馋到了?
附: 豆腐皮包子 当时读红楼梦时,很疑惑,豆腐皮做的陷有啥稀罕,至于宝玉专门给晴雯留着,还因为被奶妈拿走,生了一通气? 后来才知,豆腐皮包子,是用豆腐皮代替面皮,包陷,在用蛋清封糊,蒸熟,是清宫御膳中的贡品。 还有 薛宝钗家的茶果子 解酒需酸笋鸡皮汤 荣国府粥类何其多 老太太赏的山药糕 《红楼梦》多处写牛奶 风干栗子与栗粉糕 腊八节品尝腊八粥 粉脆鲜藕称“西施臂” 西瓜是天生白虎汤 黛玉戏谑说争粽子 贾宝玉想喝酸梅汤 贾宝玉疗伤有“清露” 宝玉送探春鲜荔枝 送湘云礼品有芡实 刘姥姥送礼有倭瓜 大观园宴席有鸽蛋 巧姐的柚子换佛手 王熙凤高谈茄子鲞 茄子鲞烹饪需香菇 荣府人爱吃豇豆角 林黛玉滋阴燕窝粥 大观园雪冬蒸芋头 李纨给袭人青橄榄 元宵佳节闲话元宵 健脾胃雪白茯苓霜 大观园种植有李子 敏探春油盐炒枸杞 贾琏向二姐要槟榔 林黛玉吟咏桃花诗 胭脂般的红稻米粥 美味瓜仁松瓤月饼 黛玉喝火肉白菜汤 林黛玉汤中有紫菜 南来的五香大头菜 桂圆汤需要梨汁配 贾宝玉定神桂圆汤 真正的美食,无论是取名,集材,烹制,还是最后的享用,都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定是个会吃的人。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大部分时间是老百姓处于饥饿,瘟疫,战争之中,中国人对食物有着特别于西方的感觉,吃深深的植根在中国的文化底层,比如小时候见面打招呼大家互相问候“你吃了吗”;不肯就范于人叫“不吃那一套”;做事费力叫“吃力”;被人占了便宜叫做“吃亏”;受苦叫“吃苦”;男人占了女人的便宜叫“吃豆腐”;当教师叫“吃粉笔灰”;女人见自己的男人与别的女人好不开心叫“吃醋”;工作压力大干不了叫“吃不消”;对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