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1)

怎么讲?就算你熟读《红楼梦》,有没有印象林黛玉穿的是什么风格、什么面料、什么色系?

没印象吧?不是你记得不牢靠,而是作者根本没怎么写。

小说文本里,对黛玉的服装、配饰、发型,甚至包括闺房的布置、日用器皿,总之有关黛玉的具体信息,作者几乎都是咬紧牙关,尽量少写。

就连黛玉的相貌,他也不肯实写,只写“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其实写的,纯是神情。

为什么会这样?作者他太偏爱黛玉了。你知道,在中国审美之中,很有分量的八个字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不写,其实是生怕让你“着相”,一落笔就具象,一具象其实就失去想象空间了。所以他不去限定你,而只是引导。对一位艺术家来讲,这种“不写”才是最难的,因为最难的是克制。

作者心里期待的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他想让每个人在自己心里,生成一个无可替代的林妹妹。

但这个不写的原则,又不是那么绝对,在第49回,作者自己打破了禁区。

冬天,头一场大雪,大观园从天到地,变成了玉琉璃一样的世界,姐妹们早就约好赏雪作诗,宝玉先到潇湘馆来等黛玉,然后再一起去稻香村会齐姐妹们。

为了踏雪,黛玉特地换装,你看她怎么穿: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又戴了雪帽。

穿戴停当的黛玉,和宝玉一样,都是一身夺目的大红,然后“二人一齐踏雪行来”。

这个画面,该怎么形容呢?

我每每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就会想起《诗经》里的那首《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北风吹着,大雪飘着,可是不管多么寒冷,我和你同行,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

曹雪芹这个家伙,就这一次,他主动打破不写的原则,为的是让穿大红羽纱鹤氅的林妹妹,和披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宝哥哥,在漫天的大雪里,“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而且,美好并没结束,还在继续,在他们行程的终点,稻香村门外,只见众姐妹都在那边,一色十来件大红斗篷,“映着大雪好不齐整!”

这时候,如果从高空俯瞰,你会看到天地晶莹,一片白茫茫之中,一边是两点大红,相伴迤逦而行;另一边是十几点绰约的红,辉映着白雪。不远处的栊翠庵门前,更有一簇簇红梅,开得如胭脂一般!

到这一幕,作者写衣服,已经不光是为了刻画人物了,而是更进一步,在推出全书的主旨了。

红得逼人眼目的大红斗篷,美得动人心魄的青春生命,在白皑皑的世界里放出光彩。

熟悉《红楼梦》的人又很容易想起那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全书的收结。《红楼梦》的确想让世人具备一种洞察,看到繁华过眼成空。

但是,作者真正想说的是,哪怕终究成空,有过“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有过这一群“脂粉香娃”美丽的生命。

世间的美好,存在过,珍惜过,虽然会成为过去,却一定不会归于空幻。它会留下美好,留下温暖。

贾宝玉:最爱穿红

说到穿红色,其实书里最爱穿红的,并不是金陵十二钗这些小姐,而是贾宝玉这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