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大悟,此诗隐喻了元春生平。他想抄了去,又无笔墨,顾不上看图,只顾看那十二首诗词。也有一看就知的,也有一想就明的,也有不甚明白的,都牢记在心。他又取过又副册,看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画有一张破席一枝花,便失声痛哭。

忽听有人叫:“你又发呆了,林妹妹等你呢!”回头见,似是鸳鸯的身影,便跟了过去。只是见到处是琪花瑞草,不见了鸳鸯。又有白石花栏围着一棵青草,叶梢上略有红色,不知如何这么珍贵。他见草妩媚袅娜,不由销魂荡魄。忽听有人呵斥他,他忙说明来意,那仙女不许他逗留,要赶他走。他央求仙女讲清这草的来历,仙女就说这草是灵河边的绛珠草,因为萎败,幸亏神瑛侍者浇灌得生,后来到凡间报了灌溉之恩,重返仙境。他问是谁管着这里?仙女说是潇湘妃子。他说妃子正是他林妹妹,仙女骂他胡说,要黄巾力士赶他走。里面来人说:“请神瑛侍者。”仙女说没见,那侍女说你赶走的就是。宝玉正逃,忽见尤三姐持剑拦路,扬言要斩断他的情丝,只得回头就跑。迎面来一人,却是晴雯。晴雯不承认,只是领他来到一处翠竹环绕的殿宇。侍女卷起竹帘,当中坐一仙姑,正是黛玉,忙叫妹妹,被侍女赶出。正找不到路,见凤姐儿向他招手,待走到跟前,却是秦可卿。他正在迷惑,忽见几个黄巾力士持鞭赶来,赶他快走。他见一群人说笑着过来,迎春也在里面,就叫迎春救他。力士紧紧赶来,那群人也变作鬼怪,前来追他。他正无路可逃,却见和尚用一面镜子一照,鬼怪全无,仍在荒郊。和尚问他见了什么,他说看了好些册子。和尚说:“世上的情缘,都是魔障,只要把经历的事记着,将来我给你说明。”把他用力一推,说,“回去吧!”宝玉一跤跌倒,叫声:“哎呀!”

宝玉睁开眼,见王夫人等围了一圈,哭得眼泡儿红肿,略一定神,把方才的梦境细细一想,都还记得,笑着嚷:“是了,是了!”王夫人忙派人告诉贾政,快请大夫来治宝玉的呆症,不用办后事了。贾政忙来看了,忍不住鼻子一酸,滚下泪来,叹了口气,去找医生。麝月正要自尽,也不死了。宝玉喝了口桂圆汤,渐渐定下神来。王夫人放了心,让袭人给宝玉带上玉,想起那和尚,莫非是神仙?宝钗说:“玉并不是丢的,必是和尚取走的。”王夫人不信,袭人麝月都说,那年丢了玉,林大爷测字测个“赏”,我们告诉了二奶奶。宝钗说:“对了,当时都到当铺找,忘了上面是个‘尚’字,可不是和尚吗?”王夫人说:“这玉必然有些来历,况且他生下来嘴里含着,古往今来有第二个吗?他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惜春说:“妙玉 还 扶 过乩,说是‘青埂峰下依古松’,还说‘入我门来一笑逢’。佛教法门最大,只怕二哥入不进去。”宝钗一听,皱起眉头,发起怔来。尤氏埋怨:“你出家的念头还没断?”惜春说:“我早断荤了。”王夫人说:“我们这种门第的姑娘,这个念头是起不得的。”宝玉想起“青灯古佛前”,不禁叹了几声,又看了袭人一眼,流下泪来。众人只知是旧病,怎知他已预知天机?

贾政见宝玉渐好,想起不如趁现在丁忧无事,把老太太等人的灵柩运回南方安葬了,就叫来贾琏商量。贾琏认为正该趁此时办此事,只是他脱不开身,还得四五千银子。贾政让贾琏设法筹措银子,他带贾蓉去,又叮嘱贾琏一定要管好家。贾琏答应了,想起二叔途经赖尚荣那个县,路上盘缠不够,可去要一些。叔侄俩商量定,贾琏去筹措银子,贾政让王夫人管好里面的事,又叫过宝玉,托给贾琏管教,说:“今年是大比之年,除环儿有他娘的孝不能考,必叫宝玉带兰儿去考,能考上一个举人,也可赎赎咱们的罪名。”他先到寺里,请和尚念几天经,就带上林之孝等家人,起灵下船,也没惊动亲友,回了南方。

宝玉自从病好,虽然精神好转,但念头却更奇了,不但厌烦功名仕途,竟把儿女柔情也看淡了。五儿正因为宝玉疼女孩儿才千方百计补进来,宝玉对她看也不看,甚至连袭人、麝月等都疏远了。紫鹃更是暗怪他负心,黛玉灵柩上船他没掉一滴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