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在京中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虽说大家咋一听时,觉得有些讶异,但很快又觉得很是情理之中。曾凡是安相的得意门生,何家是安太太的娘家。曾何两家的关系极好,两家孩子总是一起玩的,结为秦晋之好,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当然,这也是一些共同熟悉他们两家人的一些朋友们的想法,但对一些清流,特别是湘籍的官员家眷们来说,就有些刺目了。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曾凡是个伪君子,永远只走上层路线,巴结权贵。但这并不是他们不来参加小猴子定婚宴的原由。
小猴子定婚,与他们能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都是被李萍拒绝过的。虽说那会儿他们谈的是小溪儿的婚事,但李萍全都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就算当初他们只是随口试探,但被拒绝,心里多少也有些不快的。贺家算是正人君子了,但是说起来,其实最气愤的,莫过于他了。
他对自己的长子是非常看中的,而且长子也没有让他失望,他觉得自己儿子不比所谓的‘曾门四杰’差,那些人抬轿子的,不过是看在曾凡的官位上,才会这般吹捧。
他那回‘随口’中曾凡提到要不要跟他做个儿女亲家时,曾凡明显是很高兴的,并且曾凡当时也对儿子赞不绝口的。他回家还跟老妻与儿子说了,让老妻准备些礼物,去找曾夫人把亲事定下来。
但没想到第二天,夫人还没出门,曾凡的信就到了,十分诚恳的道歉,说了半天假话,说女儿配不上他们,约定取消。
这让贺大人怎么忍,他都跟夫人和儿子说了,并且还夸了曾家的女儿和夫人半天,当然,他是没见过,但是坊间对曾小姐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不然,为何他跟曾凡提?贺大人那天的脸一天都火辣辣的。
后来,曾家又拒绝了两家,贺大人并没有气平,因为他觉得曾家连自己的儿子都没看上,自然看不上其它人的。但那口气却还是没咽下来。
一直到曾家与何家定亲,贺大人终于爆发了。
leidewen说
看到评论里有书友说有一篇文跟这篇很像,小p特在此喊一声,请告诉小p名字,小p去看看。谢谢!
第19章 “着人烦”
第二更
世人偕知‘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意思很明白,女儿要嫁到比自己家门地高的,日子过得好,至少也得是门当户对的人家;而娶儿媳妇,就该从比自己家略低些的人家里找。这是千百年的风俗,是有一定道理的。
曾家给他们家儿子娶的都是同是二品人家,却是世家千金为媳,那么他们准备怎么嫁女?什么样的人家,才能进得了曾夫人的眼?所以,就算这回定亲的是小猴子,但所有湘籍官员,看到的是曾太太选人的眼光。
说实话,这些外地进京为官的,能像曾凡运气这么好的,并没有几人。除非是原本家中富裕,到京之后有家族的助力,也许只能说是在京中不难过。但是说到如何进入世家权贵的圈子,那就非常之难了。
曾凡是有安相的赏识,又有得力的妻子得到了这些名流夫人的青眼,这才慢慢的融入,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其实若他只是安相学生,若李萍与那些同乡的夫人一般,曾家还是进入不了那个圈子。教再多的贵族学生都没有,可能他们会尊重曾凡是位好先生,但联姻是万万不可能的。
就像贺大人,他比曾凡可大了足足十岁。同是湘籍,但他实际比曾凡晚了一届的进士。好在曾凡进士的名次不高,不然贺大人还得郁闷。他因为读书进学,家里精穷,二十多岁才娶妻生子,不过他的妻子也是平凡的乡下妇人,万没李萍的长袖善舞。家里生的孩子多,可是活下来的就只有一子一女罢了。
而贺大人在京中蹉跎好几年,与曾凡交好后,曾凡把他介绍给了安元,慢慢得安元的赏识,这几年才慢慢的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但现在他也方才五品,与安元一起齐归京任职。
他也知道安元用他,更多是给曾凡面子。就算对他有几分赏识,那旧只是上下级的赏识,安元视曾凡为兄弟,对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