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时事,那也是闭门造车。而曾凡这几年抄书,那些珍本孤本,为何传世少?那是因为这是代表了少数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是不被上位着接受的,慢慢的,就被世人忘怀,成了最小的一些声音。

但那时的小声音不代表现在也是,为何书院里要存这些孤本、善本,就是让所有学生看到不同的声音。当然,刘夫子跟曾凡说得更加直白,就是告诉你,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曾凡在这些人精似的师傅身边,真没学到什么好。私下里和李萍聊天时,李萍都觉得,曾凡能做官。而且是能做大官的人。他比当初的翰林相公要敏锐多了。翰林相公是名士风范,而曾凡是吃过苦,也是看惯了世情,又跟一群狡猾的老狐狸们待了六年,这些老狐狸还都不是一个教派,他能混到如鱼得水,这真非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