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1 / 2)

反正,也就和那女孩说的一样。 云泥之别的两个人,永远成不了那极少的1%。

“所以,”夏棠握住面前人的手,抬起眼睛看他,郑 重其事说,“去国外吧我只想得到,这一个办法。”

能够不分开地。 在一起。

一点没什么意义的唠叨(非剧情,可跳

过)

终于写到这里,老实说我就是为了写站这一幕, 才断了又续地写到现在。

夏棠最后还是跳下公交,跳下自己虽然缓慢但是 平稳安定的生活,跨过那条用鞋尖划出的线,跨过了那 道尺水。

为这一幕,推荐两首歌曲,一首是孙盛希的《雨。 不停流》,一首是经常在影视剧里作为插曲的 《Running Up That Hill》。另外,两人在乡间 大巴上听的日文歌是《春よ、来い》,也是首老歌,有 很多个翻唱版本。

在构思的最初,这就不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不 是当年大家那么幼稚、青涩,走到尽头不能再走下去, 只能等来日重逢;而是现在我们就这么年轻、热血、冲 动、任性,所以抓住了手就怎样也不愿意放开。

哪怕要付出那么多代价,也仍然愿意。

写这篇文的初衷,是想重温上世纪老派少女漫的 格。我很喜欢《流星花园》的原作,虽然没看过电视 剧,但一直喜欢它的漫画,尤其很喜欢它的女主。

现在看来,这部快四十岁的漫画老土,幼稚,中 二,画面也是有了时代感的粗糙,但又的的确确是在描 写少女的成,女角色凛凛地闪烁着光亮,生机勃勃得 好像连国王都能踩在脚下。

年龄越大,看过的作品越多,口味也变得更加挑 剔。大多数热作品都是“从低处的女主视角仰望着魅 力无限的男主”的故事,但我更偏好“虽然外人看来你闪 闪反光,但在我看来你也不过是个幼稚鬼,并且时常反 思我怎么会看上这么个幼稚鬼”的作品。

评论区也曾经读者吐槽:怎么每次英雄救美的都不 是男主,这的确是故意的。夏棠是那种称不上强大,也 并不很上进的女主,对她来说躺着就很好,但她的内心 的确存着“骑士”的性格,不仰视也不低视。

是听甜言蜜语会觉得肉麻,遇朋友被欺负会冲 出去帮忙,被人找茬不觉得伤心惶恐,会坚定地认为 “分明是这群人才有病”的人。

男主英雄救美那一次,她心里觉得“非常丢脸”,那 是小孩子常的性格,为喜欢的人看了自己的狼狈而 觉得羞愧。哪怕当时理智上和行动上都已经放弃了,但 心底里仍然想要和对方是平等的,如果承认自己的弱 小,就好像在说“你确实离他很遥远”一样。

这是她只对重视的人才有的好胜心。

对我来说,所谓“现实向”,反而是好看故事的反 面,我更喜欢那些设定天行空的故事。一直到十几 岁,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都是哪天早上起床,发现自 己其实是个魔法师。所以这本书也很少涉及“真实感”的 设定。

不过写作过程里还是不免带入了一点现实。我的确 上过那种升学率奇高、校园霸凌也很严重的私立学校。

堵在厕所扇耳光,和因为跳楼而被封锁的天台,都 是真实存在的事(当然我不是当事人)。

还有在宿舍内部把女生的床褥枕头丢进卫生间,黑 进学校的官网在晨会前放上谁的丑照。班上有男同学用 零花钱买数万的摩托出去飙,也有女同学失恋喝得醉 醺醺来上晚自习。

当时宿舍的室友祖父是知名制片人,出品制片主持 引进过一箩筐家喻户晓的作品。隔壁班的扇人的女生因 为一点小事跟她结仇,于是那一个星期,我们另外三个 女同学加上她男友,每天下晚自习都紧紧拱卫着她回宿 舍。

现在想来,真像生活在什么戏剧的青春校园剧里, 青春期的恶意反而比成人世界更张扬可怕。

另一个支持我写到这里的动力,是大家那些锲而不 舍的留言评论。久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