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后院和平城县县令商量办法的白鹤,听到衙役禀报说大理寺少卿来了,知道这是他们主君来了,跟平成县令的县令说一声,两个人赶紧出来。

平城县的县令出来在白鹤的指点下,对着沈时序弯腰行礼,“平城县县令刘启东见过少卿大人。”

“快快免礼,刘大人事情的经过我已经听说了,而且来的路上也抓到了跟那伙人一样的人,就在外面候着。

麻烦刘大人安排一下,把他们关进去。”

刘启东没想到他们人还没到,就抓到一伙人,这么厉害想必案子很快就能有着落。

要是这个案子破不了的话,他的仕途也走到头了。就算是破了,丢了那么多的孩子,他的官途这辈子也算是到头了。

所以对于那伙在平城县里偷孩子杀人的那伙人,他是恨的牙痒痒,断了他的前途犹如杀了他的亲生父母。

第131章 谁占谁便宜

于是在听到抓到了几个人,刘启东恨不得现在就把他们当众斩首,但他们只是几条小鱼,大鱼还没见到影呢,此时还不能打草惊蛇,只好把心里的那股火气给压了回去。

刘启东让人把那伙人关进了牢里,特地叮嘱不要让这群人好过。

沈时序把他的小动作看在他眼里,但并没有说什么。这伙人说着没有成功拐走孩子,但他们到底是下了手,只是因为中途被人阻止才没有成功。

而且后面还追杀萧烈和百里奚,就是判处死刑也不为过。

但因为前朝刑罚过重造成百姓暴乱被推翻,大乾的开国皇帝在制定刑法的时候要仁慈上一些,除非犯下滔天大罪,否则轻易不动死刑。

但同样的,那些无法判处死刑的人则会被关在牢里,一直关到死。

而这些犯人自然不可能受到什么好的待遇,常年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更不可能像现代的犯人那样每天都有出去放风的时间,生病了也不能够法外就医。

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也会根据犯人的表现酌情给他们减刑。

而让这些犯人表现的机会就是每年大乾要挖的沟渠,还有修护城墙的时候,会把这些人拉出去当劳工用,然后根据这些犯人的表现酌情减少他们身上的刑罚,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说回正题,沈时序为把事情安排好的刘启东,“刘大人,我向你打听一件事,来之前我审问了那些人,他们透露一个消息。

他们组织的幕后黑手现在就藏在这平城县里,扮成一个小倌藏在舒雅轩,不知道刘大人对这个舒雅轩知道多少?”

刘启东听到沈时序的这个问题很是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

要说他知道吧,那毕竟是风月场所,还是男男的,而他已经已经娶妻生子,孩子马上都要娶妻了。

要说不知道吧,他平城县就那么大,舒雅轩名声也不小,他在这里任职那么多年,要说一点也不知道,也不现实。

沈时序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几经变换,却什么也没说,不明白他在欲言又止什么。

百里奚行走江湖多年,对于男人尤其是成了亲的男人忌讳些什么还是了解一些的,于是主动给刘启东递了台阶。

“这种风月场所想必刘大人不是很清楚,不如刘大人替我们找个熟悉平城县的人带我们过去一趟,我们好去探探底,看看那人是不是真的在那里,还是那些人骗了我们。”

百里奚说这话的时候特地加重了风月场所这四个字的音,沈时序脑袋转的很快,明白刘启东刚才为什么那么为难了。

的确是他考虑不周,这事儿要是传到刘启东夫人那里,两口子怕是要吵架,差点就发生了家庭矛盾。

刘启东感激的看了百里熙一眼,把自己手底下的捕快头头叫过来给他们带路。

“这是我们平城县县衙的捕头,张捕头从小就在平城县长大,可以说是我们平城县的活地图,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

给沈时序他们介绍完后又对张捕头说:“老张,这是京城里来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