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开什么会议,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只有赞成声,没有反对声。一个人说一句话,就可以定乾坤。权利的威力逐渐显露出来,对有些人来说解决问题,就这样容易,就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色。

原来单位平静的生活被好多新鲜事情所打破,在那神秘的权利心中,总是有新的消息不断传来。今天听说某某从基层调上来了,明天又听说谁家的儿子或者是女子招进行了,后天又有人说张三找了行长后又分到了房子等等。总之,一行之长的形象突然在人们的心中高大起来。有的说:“看人家薛行长多会办事,没有几天就给职工办了多少事。”有的说:“权利嘛,就是要用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但也有不少人担心,这样滥用权利,往往会失去公平和正义,照这样下去,这堂堂的国有企业还会不会是**党的天?

行里几位领导的工作又进行了重新分工,一把手抓全盘,主重抓人力和财务。肖力主管行政、宣教、后勤,把原来分管的资金运营和计划部都让了出来,让葛明来主管。李总主管筹资和信息管理。纪委书记主管监督部门,也就是纪检、监察。工会主席主管群众工作,也就是工会自身。

一种环境,总能适应一种人。肖力的失落,反到给葛明创造了有利的时机,他不断地附和着薛行长的声音,开会表态常常是第一。在有时候的发言中,总要把赞扬领导的话说上一大半。听得曹欣悦、王杏梅等几部室经理心里直恶心。她们觉得人不管是你职位高低,但总要有一点起码的尊严。像葛明这样为了讨好领导,常常说些叫人听起来虚无缥缈的话,觉得他实在是有失体面。

新行长到任后,有几个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各种制度增多了。从抓机关事务抓起,先后制定了一百个多规章制度。其中有行政提案制度;经营评审制度;工作考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服务考核制度;劳动竞赛制度;员工教育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等,光各种制都就合订了厚厚的一大本子,几乎含盖了全行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二是从基层到机关各种标语口号多了,什么“三个代表统领全局,”“开拓、创新、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实现业务的新跨越。”“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等等,叫人猛的一看,不仅叫人热血沸腾,更叫人耳目一新。其三是工作中耍出的花样多了,从基层到机关走到处都能看见什么“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雷锋窗口”等等,这一切都成为了新领导政绩的新亮点。半年多来,凡是来这里视查工作的上级领导和市委领导,看到那厚厚的制度和那耳目一新的标语以及和那紧跟形势的各种花样,无不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起色大加赞赏,都说多少年也没有见过A行有过这样好的局面。一年以后,岂不知这些新的亮点,很快就成了新的领导以权谋私的绕眼法,本来制度定了那么多,就是供人来执行的,可没有想到有很多事情在制度以外就决定了。特别是涉及到像行里像米燕、白三芳那样一些特殊人,碰到制度就可以绕道而行,该做的、该要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约束得了。人们不免觉得,在那空洞的口号和耀眼的光环笼罩下,正在有一出酝酿已久的大戏就要上演。它的剧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人们不敢妄加断言。

任何权力下的制度都有一种操作弹性,它可以管人,也可以治人。在这众多的制度当中,有一条是最厉害的,那就是对部室的经理、主任制定的考核办法。每个年度都要评最佳经理和最差经理,实行末尾淘汰制。办法规定每年考核进入前三名的,行里给予通报表扬,并给每人奖励一级工资。被评为后三名的,行里要进行戒免谈话,并通报批评。没有想到,这一办法对一些人来说是天梯,可以从地上达到天堂。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滑梯,从天上可以滑到地宫。谁上谁下天知道,被捧在上面的人,高兴的能跳起来。被那条无型的线划出来的人,手里老是捏着一把汗。

第一年年度终于完结了,神秘的考核小组对三十多名部室经理、主任进行了评分考核。米燕在这次考核中被评为前三名,高兴的口都合不拢。但是多数人对她进入前三名脑子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