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怀心思的吃过饭,余笙帮母亲收碗筷。
只有两人的厨房里,余笙听到旁边的母亲小声问:“笙笙,你是不是和辞奕闹矛盾了,我看刚刚吃饭的时候你们一句话都没有说。”
余笙掩饰住心虚,笑着回答:“妈,我们好着呢,你就别操心啦。”
“你另外那个朋友是不是喜欢你,我看他视线一直在你身上,笙笙,这样的事可不能做,你都已经结婚了。”
“妈妈,你别多想,我和他只是朋友。”
“笙笙,你去和他们聊天吧,我一个人收拾就行。”
外边的人,谁留在这儿都不合适,余笙一出去便开始赶人:“天色不早了,我们这儿没有多的住处,你们都回去吧。”
余谣在一旁发出疑问:“这么大的房子,应该有我们住的地方吧。”
沈书寂:“……”
顾辞奕:“……”
“床是有,但是家里几乎没有客人,床上用品那些都没有,你们在这儿住着也不方便。”
余谣终于听明白了她的逐客令:“哎呀,走吧走吧,我突然想起还有着急的工作呢。”
余笙母亲收拾完出来,看着空空的院子,问:“笙笙,他们人呢?”
余笙躺在躺椅上慢悠悠的摇着:“都回去了。”
“我还说去给他们收拾屋呢。”
“他们都有工作要做。”
“那你呢,不和小顾回去?不工作了呀?”
见情形不对,余笙赶紧上前撒娇:“妈妈,我和顾辞奕说好了的,我想再休息一段时间,连续工作了那么多年,我真的好累的。”
“好好好,想休息那就多休息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妈妈养你。”
“好。”
余笙这一休息,就休息了两月。
这两月,除了沈书寂每周来,她几乎是与外界断了联系,倒是真的干起种地的行当。
这两个月,玉米从种子长到半人高,秧苗也移栽到了田里。
村里的人也在背地里议论,说刘二婶家的姑娘被退回来了。
也有说刘二婶家的姑娘因为在外边犯了事,躲回村里来,要多离谱有多离谱。
余笙在听了母亲无数次的念叨后,终于决定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
在村里待久了,余笙还有些不适应人多的大城市。
刚回榕城,余谣就找了过来,见到她就抱着她哭诉。
“姐姐,我觉得我管不好公司,我也不想管公司,你回来好不好?我给你打下手。”
余笙摇头,她之所以那么快交出去,就是怕以后再也交不出去了,好不容易摆脱的地方,她现在是万万不可能回去的。
“那你把沈书寂找回来帮我好不好?他跟着你在公司那么多年,肯定比我现在那个助理好。”
“你觉得这事可能吗?”
“那自然是不可能。”余谣低声回答。
想到沈书寂,余谣眼里一闪而过的狠厉,谁都不知道,在沈书寂离开前,她找过他,给他开出了十分丰厚的条件,都没有说动他。
余笙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照常下逐客令:“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姐姐,那我要是搞砸了怎么办?”
“大胆去做吧,做不好还有你爸爸给你兜底的。”
这话虽不中听,但确实是大实话。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一听到还有其他的办法,余谣马上两眼放光:“什么办法?”
“你可以找顾辞奕帮忙。”
“算了吧,这段时间,辞奕哥脾气非常非常不好。”
余笙不知道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事,彻底没了办法:“那就没法了,实在不行你就回家找你爸爸。”
“早知道我就一直待在国外得了。”
余笙撑着下巴看着坐在对面的小公主,有说不完的羡慕,小公主做不好,有无数条退路,随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