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走到正厅坐下,便听到脚步声由远至近,黛玉抬眼看去,阮氏和宁姝一块从外走进来,起身笑着迎上去。

“母亲,大嫂!”

“回来便好,回来了便好。”阮氏握住黛玉的手,感慨道:“你这一走就是两个多月,又来信说遇上了事,我们在家里也是不安,好在回来了。”

黛玉有些鼻酸,扶着阮氏坐下,笑着道:“让母亲替我担心了,这回来了,便在家里待着,哪也不去了。”

“傻孩子。”阮氏也是出身良好的闺秀,怎能不知黛玉来信带着的意思,就算是有意隐瞒,却也能大致猜出一些,更别提,如今林老夫人还接了过来。

边上宁姝见阮氏说完话,黛玉眼角微红,立即开口。

“黛玉这才到家,还未歇上一会儿,您说这些话,可不是存心招惹她掉眼泪。”宁姝笑道:“小叔可有去过苏州?”

正想开口,黛玉却一下想到了李长安这一回直接走了,连家门都没进,要是让阮氏知道,怕阮氏心头难过,便改了口。

“他押解犯人途径苏州,便去了一趟,原想同我们一道回家里来,但在苏州已耽搁了时间,便赶着去跟大部队会合了。”

“他这孩子,参军一事临到要去了,才和家里说,真是,行事太任性,这到了军中,还不知道”

提到李长安,阮氏叹了一声。

“相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黛玉抬眼看着面前的阮氏,眼神坚定:“娘,他一定会回来的。”

还有这么多人等着他,李长安舍不得的。

李长安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第五十四章

从春入夏,柳条迎来一池粉荷,还不待世人抱怨天热难耐,便有急急地走过了漫山枫叶的秋日,四季轮换,街头的行人已经换上了薄袄。

城东的楚员外府上难得热闹,为着老太太的生辰大摆宴席,家中宴请了亲朋满座,院子里也摆了宴席,用屏风隔着,每桌下面放了火盆,保证桌上的菜是热的,邀了街坊四邻来为老太太庆生。

黛玉早早地从李家过来,服侍林老夫人起了床,收拾一番,用了早饭,这才出来见客。

“你这丫头,有心了,这么早过来,陪我一个老太婆,这李家……”林老夫人牵着黛玉的手,走在花园里,有些担心李家会因为这个,对黛玉的事有症结。

闻言黛玉一笑,伸手将垂下来的梅花枝拨开,扶着林老夫人往外走。

别说是今早上来的,就算是昨晚上来的,李家的人也不会因此有心结,更别说,这会儿才过来。

“李相公一家待你是真心实意,你能有这门亲事,真也是歪打正着,老天爷眷顾。”林老夫人这段日子也从林如雪那里听到了一些李长安和黛玉的事。

红梅大氅在雪地上扫过,黛玉听到林老夫人提起李长安便笑了。

什么人待她好,她心里比谁都明白。

“祖母都说了,这是歪打正着的缘分,那也是上天注定的,便不必忧心了,今日是您的大寿,可别光顾着我了,不然待会儿姑姑可要说我又劳你操心了。”

“你公婆和嫂嫂什么时候过来?”

“婆婆和大嫂该是午饭时来,公公要晚些,这几日,衙门里事务繁重,怕不得闲。”

“有心便好,不必过来。”

“恩。”

说话间,便已经到了前院,黛玉让张嬷嬷和连翘陪着林老夫人去前面会客,自己带着紫鹃和雪雁走到另一边去。

尽管是老太太的大寿,可是黛玉倒不好喧宾夺主的,前院待客,还是得让她姑姑来。

进了屋里,紫鹃接过黛玉的大氅,侧身挂在一边,回头时见雪雁正给黛玉倒茶,便道:“姑爷上个月来了信,这个月的信,估摸着也就这两天到了。”

闻言黛玉点点头,接过茶喝了一口,身上的寒意便被驱去不少。

外面天寒,这杯热茶可是救了她这天冷便手脚冰凉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