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馆子里来吃过东西,果然觉得新奇,见着米线上来,又有四碟切得极薄的肉片、鱼片、豌豆尖、豆腐皮,她方用筷子挑起来,忽听建彰道:“小心烫。”幸得他这样叫了一声,不然她还真被烫到了,没想到一丝热气也没有的汤,会是那样的烫,她将那小碟里的肉片、鱼片一一涮熟了来吃,不一会儿,脸上已经微有薄汗,取出手绢拭过,见建彰额头上也是细密的汗珠,便伸手将手绢递给他,他接过去只是微笑。外头太阳正好,极远处清道夫拿着大竹扫帚,刷刷的扫着街,那声音断续传来,就像是人拿羽毛轻轻扫着耳下,痒痒的舒坦,看那太阳光,淡淡的金色,照在对面人家的白墙上,只觉四下里皆是安静,流光无声一样。
春天里花市本是极热闹,到了这个季节,他们去得又早,倒觉得有点冷冷清清。许多摊主都才搬了花盆子来,他们顺着街往前走,一路看过,下山兰过了季节,没有什么品样了,满花市都是应景的石榴花,有一种千叶重瓣石榴,翠绿的叶间簇着密密匝匝的花蕾,像大红绒结子一样鼓鼓囊囊,花开时想必如万点红焰燃起,还有卖西洋菊的,水晶样的一枝枝白花,极是俏丽。
许建彰知道她爱热闹,与她看过一回芍药,又买了一盆重瓣石榴,说:“这个虽小巧,搁在你那屋子里正好,等花开了必然好看。”她自己也喜孜孜的挑了一盆茶花,许建彰不由好笑:“咱们两个真有一点傻气,现放着家里的花儿匠种的那样多的花,偏偏还要另买回去。”她也好笑,说:“跟你在一块儿,就老是做这样的傻事。”
他们从花市出来,又往崎玉斋看古玩字画,许建彰本是常客,崎玉斋的伙计自然招呼得周到,一坐下来,先沏上上好的茶来,又装上四碟点心,方才含笑道:“许少爷来得真巧,刚有极好一方砚。”又说:“尹小姐可有日子没来照应小号了。”又问了府上好,极是周到有礼,先取了几样东西来给许建彰看着,静琬喝了半碗茶,因见柜上的伙计正检点些古玉,其中有一串红色的珠子,彤艳润泽,隐隐若有光华流转。伙计见状,忙拿过来给她细瞧。她拿在手里才知道不是玉的,亦不是玛瑙,原来是红珊瑚珠子,伙计见她喜爱,在旁边说道:“尹小姐好眼力,这样东西原是从宫里出来的,辗转如今,价钱倒是其次,尹小姐若是瞧得上,也算是投缘。”
许建彰见她的样子,颇有几分喜欢,便对伙计道:“你说个实价,回头到帐上取钱吧。”伙计答应一声,自去问柜上了。静琬听说是宫里出来的东西,知道必然不便宜,但实在是喜欢,她是大小姐脾气,倒也不问是多少钱,喜孜孜的先取来试,就着桌上那只古意盎然的梨花木妆奁镜台,先照了一照,今天她本来穿一件樱红色的西式衣裳,小小的心形领子,那珠子一戴上去,衬得肌肤如雪,珠光晶莹,对着镜子看了,更是欢喜。忽听许建彰在耳畔说:“像不像红豆?”
她本来不觉得,听了他的话翻心一想,只如蜜甜,但见镜中两张笑盈盈的脸庞,其间似有春风流转无限。
第3章
静琬与许建彰一直玩到晚上,看过电影后才回去,静琬回家差不多已经是十点多钟,尹家虽是旧式人家,但因着与外国人做生意,多少学到些洋派的风气,静琬虽是位小姐,晚上十点钟回来,倒也属平常。吴妈听见汽车喇叭响,早早出来替她接了手袋,静琬一路走进去,见上房里来亮着电灯,就问:“妈还没睡吗?”
吴妈说:“赵太太和孙家二奶奶,还有秦太太来打牌呢。”静琬听见说有客人,于是走到上房里去,果然见西厅里摆了一桌麻雀牌,秦太太面南坐着,一抬头瞧见她,说:“大小姐回来了。”她笑盈盈叫了声:“秦伯母。”又跟赵太太、孙二奶奶打过招呼,方站到母亲身后去看牌,尹太太问:“晚饭吃的什么,若是饿了,我叫厨房正预备点心呢。”静琬说:“我晚上吃的西菜,现在倒不觉得饿。”尹太太说:“你爸爸在书房里,说叫你回来了就去见他呢。”静琬答应着就去了。
她一走到书房的门口,就闻到浓烈的烟味,说:“爸爸,你当心屋子烧起来了。”尹楚樊一直很娇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