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苏心下了然。

这样一说,这蒙下,哦,也就是瀛州应该是个靠海的地方。如果与华夏对比,大概就是上海浙江福建一带?

若说福建的特产,茶是非常出名的,也有柑、鲍等,但目前大佬说主以鱼食,怕是这个瀛州的陆地作物很多未被发现或是不受重视。想想也是,眼下时空不同,不管物种还是植物很多也与地球并不一样,华夏之物只能做参考途径,具体的还是应该以当地实情为主要。

姬苏想得多,也想得快,脸上表情若有所思,武帝见得最多儿子这类表情,一看便知他又在想些关于农耕民生之事,心下某处便软了,抬手揽住姬苏肩膀,唤他:“行路间不可分神,小心脚下。”

他动作自然且亲密,只把万家小娘子们看得暗叹:天家竟有如此亲情浓厚父子,可见太子受陛下喜爱的程度远超世人所猜,若非她们有机会得见,怕也只如旁人般半信半疑。

想着又心里欢喜:太子殿下年轻俊美,陛下准吾做伴,想是亦有让自己亲近太子殿下之意。

想到此,姐妹俩互看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那压制不住的喜悦。

两个小娘子毕竟年轻得很,面上的表情多少流露出来,叫武帝与于淳廷看在眼里,不由都在心里恶意一笑。

一行人很快渡了拱桥,眼见前粮铺近在眼前,万家小娘子脚步更是急快了一些,边走边侧身对姬苏道:“公子,便是这……哎呀!”

说话间万茹并未看前方,因此便撞上了旁边路过的带丫环的一位戴帏帽娘子。

两声惊呼,两边的侍女都赶紧上前掺扶自家的娘子。

“汝怎的不看路?都撞上吾家小娘子了。”

万家的侍女一边扶起万茹,一边捧着万茹擦出丝丝血丝的手腕怒目而视对方。

万茹与万莹心头一跳,姐妹俩不由都沉声喝道:“持书!”

这侍女不愤的低下头。

万茹甩开侍女的手,上前一步与被扶起后正接过侍女拾起的帷帽来戴的娘子道歉:“真是无状,驭下无方,本亦是本姑娘之错,还请姑娘见谅。姑娘可有伤到?此处不远有医局,姑娘,且随茹去瞧瞧可好?”

万茹面上恳切,被撞的那位娘子年约十七八岁,已经戴上了帷帽遮去姣好的面容,闻言道:“姑娘不用多礼,小女子身上并无碍伤,谢谢姑娘心意了。”

“来往人多,姑娘以后走路可需注意些。”

这姑娘好意提点完,扶着侍女的手便走,万家两位姑娘碍着武帝与太子就在身后不远,顶着旁人的注目面上羞涩的再三道谢,只是借着大袖,抓着侍女的指甲几乎扣进了侍女们的肉中,可惜侍女们咬着牙不敢发出痛呼,都隐忍着低下了头。

人走空余淡香残,姬苏看着这女子走入人群中不见方收回眼光,暗暗觉着幽香有些熟悉,心中暗道:这位姑娘不是花宴上被泼了墨水的吴谏士大夫家三娘子么?怎的出现在此?

想着,姬苏又想起这位姑娘被泼了墨后那淡定从容自认错误与谢其他人出言相帮的镇定,再反观方才, 仍是那副淡定的模样,忽的脑中闪现夜过书局时曾有女穿男装的少女撞入自己怀中一事,那眉眼,那幽香气味,不正是方才那位吴家三娘子?

三次无意遇见,倒是有缘。方才见这吴三娘子行走似乎背景有些僵硬,莫不是撞倒于地脚扭伤了?

想到这里,姬苏不由侧目与不见人的方向再看一眼。

他这动作纯属无意识,却被有意关注儿子的武帝看在眼里,武帝与于淳廷俱都微微眯起眼。

暗卫送上的吴家三娘子的消息迅速在两人脑中展开,双生子同时心中有了个想法:三次不期而遇,苏对吴家小娘子怕是要有关心了。

想到花宴上苏温柔的折花相赠为佳人掩去难堪,两个父亲面上都仍是温和有礼着,可心里又都无端的生出烦闷不喜来。

***************************************

搞事怎么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