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满足私欲,让活人殉葬,真是岂有此理。
八贤王立即表示,愿意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帮康小娘说情,让安阳王府放康小娘一条生路。
包拯也表示,若是八贤王说情不成,安阳王仍旧冥顽不灵,开封府会立即捉拿安阳王,治他个罔顾人命之罪。
康小娘垂泪下跪,拜谢包大人和八贤王救命之恩。
第88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63 康家倒台
包拯把康小娘带回开封府衙后,又得知一个意外之喜:当年远嫁宥阳的康家庶女康兆儿和随康兆儿去宥阳养老的生母周小娘,也愿意上公堂作证。她们母女二人早前得到消息,便立即从宥阳出发,可惜山高路远,母女俩又走不快,所以直到今日才抵达开封。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越来越多的人证物证浮出水面,当年在康姨妈手底下助纣为虐的下人们也意识到纸终究包不住火,纷纷反水,对当年的事供认不讳。
最后开封府查实,当年折在王若与手里的人命,竟多达十几条,有些甚至是还未能出生的胎儿。虽然主犯王若与已死,但其他帮凶,以及其他知情不报者也难辞其咎。
最后,包大人宣判:康海丰、王夆(王舅父),身为朝廷官员,知情不报,包庇杀人犯,判革去功名,贬为庶人,永不起复。其余帮凶共犯,也各自判了不等的流刑、徒刑和仗刑。其他牵涉此案的官员,上报吏部,听候朝廷发落。
这场官司,康王两家被一撸到底,彻底没了指望。当年参与过包庇王若与的,或者知情不报、装聋作哑的,战战兢兢听候发落,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是贬官还是罢免、抑或是像康王两家一样被革去功名。
昔日里帮康王氏行凶的狗腿子们,虽为奴为婢身不由己,但也都为当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而当年曾经帮康家遮掩应急的王若弗夫妇,也没有逃脱法律公正的审判,分别被判处了徒刑。
盛纮汲汲营营一辈子,最怕沾染这种官司,但又不敢得罪岳丈王家和连襟康家,于是怀着侥幸心理,通过王大娘子,给康姨妈送了几次应急银子。但根据本朝律法,身为御史,知情不报,反而给凶手送财物,主观上帮助凶手逍遥法外,亦属包庇之举,盛纮到底还是被送进了监狱。
而王大娘子更是推脱不了责任,当年康姨母常到盛家求妹妹帮忙遮掩,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连素来和葳蕤轩不算亲近的盛明兰都听说过一些细节,何况其他下人。这次王若弗盛纮夫妇纷纷落马,据说就是因为包大人找到了当年从葳蕤轩遣散走的下人,证据确凿,万万抵赖不得。
可惜了远在惠州的长柏,这一年来宵衣旰食、焚膏继晷,兴水利、垦荒田、办积案、硬是在偏远之地做出了一番事业,造福了不少当地百姓,可又被父母之罪连累,面临罢官。幸好惠州百姓知恩图报,听说了长柏的事以后,及时送上万民伞,为父母官求情,这才保住了长柏头上的乌纱帽。
半个月后,盛宅。
小厨房的银铫子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绿枝觉得火候应该差不多了,便把银铫子从小火炉上端下来,用一个漆器茶盘托着,一路送到了王大娘子房间里。“大娘子,王大娘子的燕窝粥好了。”
明兰小心翼翼地把燕窝粥盛到白玉碗里,舀了一勺,递到嘴边轻轻吹凉,待觉得不烫口了,才送到躺在病榻上的王大娘子嘴边,“母亲,好歹吃点燕窝粥吧。”上等的粳米、上好的极品官燕,佐以晶莹剔透的白糖,既开胃健脾、又强身健体。连在一旁伺候的绿枝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明兰留在盛宅照顾王大娘子,已经持续好几天了。十日前,王大娘子和盛纮都因为包庇罪被判了徒刑,对于已经眼瞎,而且刚刚从中毒中死里逃生的王大娘子来说,再进一回监狱,无异于要了她的命。
幸好明兰力挽狂澜,发动身边的一切关系向皇帝求情,愿以己之身代替嫡母王氏入狱。明兰至今仍然记得那天在皇帝面前说的话:“嫡母虽有过错,但她年事已高、又中过剧毒,如今已经瞎了眼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