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嫁妆在抬进国公府后,是要打开箱盖,放在前院里供人围观的,当然是要准备得气派点好。
萧燕飞:“……”
这下,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哄了。
赵嬷嬷也瞧见了萧燕飞有些懵的小表情,忍俊不禁,默默地对着她使了个眼色,又指了指门帘那边。
萧燕飞秒懂。
她悄咪咪地起了身,悄咪咪地摸出门去。
一出堂屋的大门,她回头对着里头的殷婉抛下了一句“娘,我去烨哥儿下学”,然后愉快地一溜烟跑了。
她说出门就出门,坐着马车出门去接小萧烨。
萧烨的学堂是在距离葫芦胡同两条街的至德街。
教他们的邵先生是先帝时的状元,因为不喜朝堂党争不断,就早早致仕了,在这里开了一间小小的学堂,只教小孩子。
本来萧烨的身份太高,邵先生是不愿意收的,但萧燕飞几次上门,又治好了邵太太的烧心症,邵先生这才收下了萧烨。
萧烨在这间私塾已经读了两个月书了,喜欢邵先生,也喜欢这里的同窗,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与大家分享学堂里的那些事,殷婉见儿子念得比从前在侯府时高兴得多,也就没有再专门给他请别的先生。
离下学还有些时间,萧燕飞就坐在马车上等萧烨下学。
她将窗帘掀开一角,一会儿望着学堂那边,里头还能隐隐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会儿又去打量路边的几家铺子,中秋节快到了,那些铺子开始卖月饼、花灯、桂花酒,风一吹,酒香四溢。
萧燕飞正犹豫着要不要买点月饼和桂花酒回去,马车边正好有两个直裰纶巾的学子走过,其中一人问道:“王兄,今科你考得怎么样?”
另一个人无奈地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不行。我已经在收拾东西了,等出了榜就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