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 / 2)

“道长,我听闻在极冷极寒的边缘之境,月代替日升起,昼夜变幻不分明,河水会倒着流淌您见过这样的地方吗?”

三、

婉娘在十七岁之前,没有出过那栋绣楼。

绣楼是父亲为她建造的,精致典雅,娇小玲珑,楼下种了月季。

绣楼落成那天,母亲把她拥在怀中:“婉娘多受疼爱,遍观凤翔,没有哪家姑娘的楼比这更漂亮。”

“喏,种的还是你最喜欢的花,晓得了父亲关爱,要更懂事乖顺才是……”

婉娘轻轻靠在母亲怀中,望向那片月季,她知道母亲说错了,自己并没有多喜爱它。

想是家中只有月季,她也只见过这种花,平日看得多了些,从而引起误会。

她搬进了绣楼,在这栋小楼上呆了八年,陪伴她的除了几个丫鬟嬷嬷,便是偶尔落在窗棂之上的鸟雀。

她不认得那是什么鸟,但瞧它们活灵活现的神气劲,心里便很不舍,想养一只。

话刚说出,管教她的嬷嬷便沉了脸色。

“这四处胡飞的小东西……小姐心不定了……”她听见嬷嬷对其他人叹息。

后来,那扇窗大多数时候都会锁住,她再没见过鸟。

绣楼里的时光不快也不慢,婉娘要做的事也不少,弹琴、抄经、刺绣。她不知道没有这几样的生活是如何,所以也并不觉得寂寞无聊。

只是很偶尔的时候,听到檐上有清脆鸣叫,才会稍微想一想,如今外面会是怎样的春光。

那是一个午后,她从困倦中醒来,发现身边没有人。

丫鬟、嬷嬷,那些平日里环伺在她身边的人一个也没有,不知何处去了。与此同时,她听见楼外有一点喧哗声。

鬼使神差地,她推开了一角窗扉,往下面看。

一个男人正站在柳树下,他正抬着头,似乎在望天色,然后他看到了她。

又过了几个月,母亲忽然找上她。

“好孩子,好孩子……太子微服出行,竟瞧上了你,你真是有福气……”

婉娘不太懂这句话的分量,只知道母亲很欣喜,于是她低下头,适时露出羞涩的笑容。

再然后,她又看到了那个男子。

当时她在窗边绣一朵芍药,那个男子堂而皇之地掀开珠帘,走了进来。

下人不知何时全退出去了,她心中惊慌,却一点也没显露,从小嬷嬷便教她喜怒不形色才算闺秀的道理,她一向做得很好。

男子走近,他生得高大白皙,眉毛很长,他对她说了一些话,夸赞她温婉淑静,美丽动人,让他一见倾心。

他说这些的时候,她低头抿唇,并不答话。在对方看来,那就是因为娇羞而不敢看他。

他看房间有琴,便让她弹。婉娘思索片刻,弹了一曲《望春山》。

这是她最爱的曲,但调子过于轻快活泼,嬷嬷并不许她多弹。既然他说喜欢她,那应该夜会欣赏这首美好的、春莺般的曲子。

她弹了一半,就被人抓住了手。

男子将她往怀中带,他的鼻息洒在她脖颈上。

“你真美。”他喃喃地说。

四、

婉娘的见识很少,说的话更少,但静下来的时候,她也会想一些事。

譬如,父亲是凤翔县的富商,纵有万贯家财,但无功名爵位。他发迹之后便十分向往官宦之家的风雅,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女儿却被仔细教养,比那家风最板正世家更为严苛。

他为此不是不得意的,婉娘从九岁开始便未下过绣楼一步,说起来,人人都赞他清明秉正。

这也是最荒谬的所在,如此严苛守旧的父亲,却愿意将辛苦教养的女儿送给太子。

没有三书六礼,没有洞房花烛,她被送给他,就像一只雀鸟,或是一只猫儿。

这一点,太子却愿意给她解释。

“毕竟婉娘家世这般……且忍耐几年,待孤……到时候,谁也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