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脚步不停,渐渐地,路旁的田地变得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林木,两人穿行树林中,清清突然作出嘘声:“师弟你听。”

裴远时凝神静听,树林深处似乎有潺潺流水声。

二人循着水声前进,踏过松软的泥土,在灯笼暖黄色的光照下,一条小溪流出现在了眼前。

清清兴奋地说:“顺着它走到底,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了。”

遂继续前行,树林越来越密,层叠交叉的枝丫挡住了月光,待二人猫着腰,绕过一块嶙峋的巨石,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只见月光照耀下,一口潭水波光粼粼,潭面笼着一层缥缈轻薄的雾气,夜风拂着岸边的枝叶沙沙作响,此景此状,如同瑶池仙境般梦幻。

清清负手站在岸边,抬头望着月亮,一副要对月吟诗的做派。

裴远时以为她会念几句譬如“清光应更多”“明月松间照”的句子,却听到她吟哦半天,最后赞道:“真漂亮!这等宝地长成的鱼儿,也一定好吃的紧吧?”

“师弟,快把灯笼给我。”她转过头看着他,诧异道:“咦?你笑什么?第一次捉鱼很开心么。”

裴远时不自然地摸了摸脸,递过手中的灯笼,她伸手拿过,小心地蹲在岸边察看潭水,嘴里却不依不饶:“师弟,你笑起来好看,平日里该多笑笑。”

还未等他作出回应,她又惊喜道:“有鱼呢!全都歇在石缝里,师弟快看。”

裴远时凑上去,果真看见潭底停着一条条手掌长的小鱼,被灯笼光照一激,纷纷游动着靠了过来。

清清把灯笼拿开,转身往回走,裴远时跟在后面,疑惑地说:“师姐,鱼不捉了吗?”

“捉!怎么不捉,你且看着吧。”

她顺着溪流,寻到一处水岸极为狭窄的所在,她招呼裴远时同他一起搬石头垫在水底,又把鱼篓放倒,斜着固定在水中。

二人一顿忙活,弄好后重返水潭。清清捡了根树枝,不断搅动潭水,潭底白春鱼群很快就游动起来,被灯笼发出的光亮所吸引,再一次聚拢。她提着灯笼,小心地引着鱼群,慢慢往外走去。

鱼群追随者暖光,竟是十分配合地出了潭水,顺着溪流游去,行至他们方才设置关隘的所在,她更加小心。

只听“噗噜”一声,为首的鱼儿已经随着水流,率先一头撞进了鱼篓里,紧接着,鱼群大军赶到,接二连三地冲了进去。

虽然关隘处放过了不少漏网之鱼,路上亦有逃兵折返回水潭,但当清清拎起重了三四斤的鱼篓,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回去的路上,月已经爬上了东山,比来时更亮了些。清清一路踏着清辉,嘴里哼唱着荒腔走板的山野小调,心中已把着几斤白春鱼蒸炸了好几遍。

裴远时本来要帮忙拿鱼篓,但清清以他体弱为由断然拒绝了。他默默走在她后面,看着月光下她跳跃的马尾,凉风偶尔把发丝送到他脸上,带着些青草般的芬芳。

今晚月色确实好,他想。

当晚,师徒三人都在阿春处歇下了。

五更天还没到,清清便起了身。她先来到堂屋,看到彻夜守灵的阿春已经靠在身旁桐生的肩上睡熟了。桐生看到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她会意,悄悄离开了。

洁手净面后,清清推开厨房的门,张婶已经在里边忙碌了,看到清清进来,她招呼道“清丫头这么早就起来,可是饿了?粥还要等一会儿。”这个嘴甜面善的小姑娘很讨她喜欢。

清清摇摇头,又笑道:“张婶早上好,我昨夜去了你之前说的那个小潭,竟真让我捉着了不少呢!”

张婶说:“我瞧见了,都在水缸里养着,鲜活的很呢。”

清清走到水缸边往里面一看,果真没有一条翻肚皮的,不禁喜笑颜开:“如此便好!今早可是吃粥?我现在收拾几条出来切成片,做鱼粥要香上许多呢。”

多点荤腥的好事,张婶自然不会不答应,二人遂在厨房里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