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颜林那时候只能回以微笑。
哦亲爱的,但我是。
第二天,姜颜林睡到自然醒,给自己泡了个麦片,就加入了群组里的视频通话。
“早上好啊,我在弄夜宵。”林小七的作息又烂了,凌晨两点还在做饭,今天倒是放过了中餐。
姜颜林端着碗坐下,“不早了,我在吃午饭。”
刚刚还在埋头刷题的赛可一见她进来,立马问:
“听说你昨晚上遇到韩叙那个死装哥了?”
姜颜林不意外她消息这么灵通,尤其是在自己已经告诉过林小七的前提下。
三言两语将昨晚上的经过概括了一下之后,姜颜林调低了音量,下一秒就听见对面两人发出的爆笑声,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
赛可满脸的幸灾乐祸,“我可太喜欢看这死装哥的乐子了,每个月来一次,连载剧啊。”
她乐得题都不刷了,完全忘记第二天还有考试。
林小七把披萨送进烤箱,转头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他全程都没看见你,还把你当成别人了?”
姜颜林补充道:“把我当成了他以前得罪过的女人。”
对面的两人又是一阵爆笑。
这两人笑得这么开心,外人很难相信她们到现在都还留着韩叙的好友。
表面上是因为大家都认识几年了,交友圈重叠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但实际上她们就想看乐子,为了这点乐子,连韩叙偶尔发消息过来联络感情都忍了,转头就发到小群里抱怨一句“姐们儿工伤了”。
姜颜林对此不置可否,反正不会给她发就行。
吃着饭,聊会儿天,三人又一起看了部喜剧片,才各自下线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去。
聚少离多的友谊,能偶尔这样相处一两个小时,已经难得。
姜颜林很满意这样的生活节奏,独居给了她充足的个人空间,能安心在家里工作、休息,没有任何的干扰。
她的朋友很少,偶尔出门社交,大部分时候是线上社交,但已经足够填满生活的细枝末节。
至于朋友无法替代的那部分需求,就合理分配给懂事听话的鱼。
韩叙曾经也是很听话的一条鱼。
在姜颜林多年来悉心饲养的鱼塘里,他称得上是最省心也最聪明的那个。
要学识有学识,要情商有情商,平时在社交圈里很低调,友善温和,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无害的邻家大男孩。
所以起初姜颜林对他毫无兴趣,让他的第一次主动就落了空。
直到兵荒马乱的那半年过去后,她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而他老实巴交的形象在偶然的一次重逢里露了馅,才引起了姜颜林的注意。
行走江湖多年,姜颜林专治两面派。
她就喜欢挖掘那些把心思藏得很深的人的内里,是黑是红,掏出来看一眼就知。
对祁宁是这样,对韩叙也是这样。
好巧不巧,这两人也是好朋友。
物以类聚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两人都是常人难以看透的典范。
后来姜颜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韩叙驯化成了比听话的鱼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她摇尾乞怜的狗。
喜欢的东西随口提一句,第二天就会送到她手里。
需要查的材料和文献,不用她费工夫就能变成整理好的文档发到邮箱里。
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便利,物质上的讨好,甚至情绪上的价值,他都竭尽所能了。
在所有人面前温和无害的人,只在她面前袒露阴暗与刻薄。
隔着夏令时整整12小时的时差,两人没在线下见过一次面,周围的共同朋友更是对这层关系一无所知。
但姜颜林很满意,一个不要求名分、不干涉她的想法、不索要她任何承诺的人,甚至压根不在她的现实生活里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