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众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以佛教为信仰,是不是以民为本就指日可待了?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以佛治国’。现在社会上好人越来越少了,老百姓都要信佛就好了,佛教比较文明,教人如何行善积德、不做坏事,信佛的人多了,社会也就安定了。”
听梁市长这话,我深知是受“妙玉”的影响,便开玩笑地说:“梁市长,既然你真信佛,何不也效仿顶顶,做个佛门俗家弟子?正好我与北京龙泉寺的政言大师是好朋友,干脆让他收你为俗家弟子怎么样?”
我这本来是玩笑之语,万万没有想到,梁市长却当真了,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正有这个意思,只是不知道这政言大师肯不肯?你当个事儿,帮我办一下。”
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给自己惹这么大麻烦。我就坡下驴想推脱,便嬉皮笑脸地说:“梁市长,妙玉也是俗家弟子,不知道皈依了哪座庙,不妨问问她,在她皈依的寺庙找个师傅,你们不就成了师兄妹了吗?”
梁市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说:“顶顶是在尼姑庵里拜的师,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到尼姑庵里去拜师呢。你小子别想推脱,就拜龙泉寺的政言大师,这件事办成了奖,办不成罚,你看着办吧。”
还是那句老话,一个优秀的驻京办主任,领导怎么说,就要怎么做。梁市长在离校前一天,我和他的秘书高严一起陪他去了门头沟。龙泉寺距阜成门四十多公里。我开着齐胖子送给驻京办的奔驰600从长安街西行,至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左转,直行五公里至石门营环岛,上了108国道。路上高严笑嘻嘻地问:“梁市长,我以为出家当和尚才举行仪式呢,没想到做俗家弟子也要举行仪式,这‘三皈’的仪式是不是很隆重呀!”
梁市长一本正经地说:“这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当然是皈依的仪式更郑重、也更隆重了。‘三皈’仪式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是打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望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依,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否则的话,纵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注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则成,你与北京许多寺庙里的和尚、住持都是朋友,你说说,我说得对不对?”
我明明知道梁市长的观点是不对的,但我哪儿敢说不对呀,只是附和道:“想不到梁市长对佛教如此虔诚,确实应该举行个隆重的仪式,等这回领了龙泉寺的皈依证,梁市长,你就真成了名正言顺的正规的佛门俗家弟子了。《水浒传》中孙二娘对武松说:‘观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度牒就是僧人的‘身份证’,上面注明了僧人的名字、年龄、相貌等,僧人有‘身份证’,俗家弟子当然也有,就是‘皈依证’。梁市长您是有身份的人,做市长有组织部门和人大的任命书,做俗家弟子,当然也要有佛家颁发的皈依证了。”
驻京办主任(四) 七(2)
说句心里话,我向梁市长讲这番话时,心里想的却是《红楼梦》中受到贾宝玉、薛宝钗一致推崇的一首曲子:“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像这首曲子描写的一样复杂,我实在无法想象,万一有一天梁市长在我牵线搭桥下遁入“空门”,被市委书记夏世东知道了,我这个驻京办主任怕是也干到头了。但眼下无法劝梁市长回头了,只好顺势而为了。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不管一个人信共产主义也好,还是信儒释道也好,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强。龙泉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龙泉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南麓。我们下车后,政言师父的一个小徒弟从牌楼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