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余话卷五(9 / 17)

剪灯余话 笔记小说 29654 字 2个月前

生了。”说完后对魏生拜了两拜说:“就此与兄告别,明天就不能出来相送了。”魏鹏也硬咽得说不出话来,只有目送娉娉离开。

第二天一早,娉娉又派福福来敲门,拿着娉娉的便函,并送上青黑色丝鞋一双、线袜一双。便函上说:

薄命妾娉娉再拜禀白兄长:娉娉薄命,不能奉侍兄长左右以为长久之计。今天兄长要归去,我没有东西可以相送,奉上一双手工制作的粗布鞋和一双丝袜,聊表寸心,也许你脚步所到之处,就好像贱妾追随在兄长左右一样。悠悠心事,书不尽言,面对信纸,我一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涕泪交替而下。余言不详。

魏鹏看完信,也只有伤心落泪而已,随即把它收藏好,锁在了书箱里。上路以后,凡是道途中遇到清风的早晨,月白的夜晚,面对湖光山色,他无不触景生情,怀念娉娉不已,也只徒增悲伤而已。

等到了家中,已经迫近试期了。魏鹏就同两位哥哥一起前往应试。结果,只有魏鹏高中而归。

一时祝贺的客人踏破了门槛,闹哄哄地忙了好几个月。等到了这年的冬末,同年中举的人催促他一起去应礼部的考试,魏鹏正想托病不去,图谋到杭州一游,以履行与娉娉的期约,无奈母亲和两个哥哥不同意,再加上府尹、县官敦促发送,不得已,只好勉强成行,期望能落第,也许可能早点回来。没想到青铜钱万选万中,会试一揭晓,他名列群英之中,殿试又中了甲榜,提拔为应奉翰林,才名一天比一天大,卓著于当时,虞集、揭等诸公,都很看重喜爱他。

魏鹏虽然身居清要之官,但心中对娉娉的思念,从来不曾停止过,于是请求到外省补官。

第二年正月,魏鹏受补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这正符合他的心愿,于是也不回襄阳老家,就直接到钱塘等候上任。他身穿公服到贾氏府第,拜见邢国夫人。邢国夫人见魏鹏来到,喜气洋洋,慰劳他说:“皆知你金榜题名,文台任职,平生的愿望,一朝全部实现。只遗憾小儿灵昭年纪幼小,还不能涉历道途;而我年老体弱,又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没有前去祝贺,向令堂道喜,深感惭愧!”魏鹏感谢说:“我才疏学浅,侥幸登榜,不过滥竿充数,内心实在有愧。算来门下一别,至今已有两年光景,贾麟和娉娉是否平安?就请出来一见,稍稍宽慰我的思念之情。”邢国夫人说:“小儿在郡学读书,半个月回来一次。娉女在家里,马上让她来见你。”

于是让秋蟾去叫娉娉。

一会儿,娉娉出来相见,流转的目光拂过魏鹏,不觉悲喜交集。邢国夫人设置酒宴接风,边孺人也来作陪。邢国夫人举杯祝贺,魏鹏一口喝完。邢国夫人又对娉娉说:“你魏兄高中做了大官,真是人间美事!你既然是妹妹,怎么可以不敬一杯祝贺祝贺呢?”娉娉拜谢领命,就斟了酒劝请魏鹏喝,魏鹏喝了之后又向娉娉敬酒。母女俩都非常高兴,宴饮尽兴而结束。夜暮降临之后,魏鹏向夫人告辞。邢国夫人说:“幸好你还没有正式上任,就不必再另外寻住处了。我们家旧日的住所,谨用来迎接你。”魏鹏一边感谢一边告辞,回到原先的寝室,这里景物床榻依然如故。于是赋律诗一首,题写在墙壁上以纪念自己重来此地。诗为:

不到仙家两载余,竹窗幽户尚如初。梁悬徐孺前时榻,壁写崔生昔日书。花柳漫为新态度,江山不改旧规模。未知当日桓温慕,还有风流此客无?

第二天,魏鹏外出拜见旧友同僚,邢国夫人担心他寓所里的器物不全,或缺少人手使唤,就把娉娉叫来,让她跟自己一起到那里检查。等到了那里,发现百样所需物品,都已齐备,宜童又专门供魏生使唤,因为娉娉昨晚已告戒吩咐过他们,但邢国夫人并不知道。邢国夫人巡视之间,忽然发现壁上新题的诗,读了几遍,赞不绝口,回头对娉娉连连说:

“才子!真是才子!”又说:“这个人才识度量弘大深远,学问渊博,聪明敏捷,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不出十年,必定有大成就。提举这个官不足以遮蔽他的才能。你要好好记住。”邢国夫人向来善于品评和鉴别人才,平时不轻易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