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嫁过一个朝廷命官,而彭汝砺不知道。宋哲宗绍圣年间,彭汝砺调任九江,病重将死之际,让人拿来纸笔,大家都以为他要写佛经颂语,谁知他却写了这样几句话:“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而往,不打这鼓。”
写完,投笔而逝。
瑶台第一妃
黄蛟起《西神丛话》:张士诚战败后,便将美妾、珍宝聚集在一处,关上屋门,准备烧掉。美妾共有八位,其中一位最漂亮、最聪慧的叫徐姬,号称瑶台第一妃。她乘大家离觞诀别之际,偕同一位老妪携带着珍奇宝物逃了出来。走到周太王长子泰伯的唐庄时,天色将晚,便想借宿在邹氏的家中。邹氏是位寡妇,老妪将其情况告诉了邹氏。邹氏说:“我的儿子已经二十岁了,若能做我的儿媳,就可以隐藏她,否则的话,就赶快离开,不要牵连我们。”徐姬不得已便答应了。当天晚上,徐姬就和邹氏的儿子结了婚。然而此时徐姬已怀孕三个月,其子长大后随邹家姓,靠母亲的资产起家。徐姬晚年修建了一处大院,号曰“徐堂”。
梦中蹑鞋插花
《夷坚志》:孙巨源与李邦直少年时同期参加科举考试。
宋神宗熙宁年间,孙巨源镇守海州,李邦直则为海州副通判。
通判厅与郡园接邻,孙巨源的小女儿常去园中游玩,李邦直每次望见她都一直盯着好久。后来,每当出去听到她的声音,就下车小便。邦直的妻子韩夫人从窗户中窥见多次,盘问李邦直是什么原因,李实言相告。一天晚上,李邦直梦见自己来到后园,看到孙巨源的小女儿,跟在后面,赶不上,紧追她,踩着了她的鞋,并把花插到她的头上。刚梦到这,就突然惊醒,遂把梦境告诉了韩夫人。韩夫人深为悲伤,说:“簪花者,说定之象;鞋者,谐也,您将娶孙氏,我快要死了。”李邦直说:“思虑过多,故入于梦。怎么能有这等事!”不久,韩夫人果然死了。过了一段时间,李邦直便托媒人去向孙巨源求婚,孙大怒道:“我与李是同窗之交,年纪相仿,怎么能做我小女儿的丈夫呢!”李邦直听了这话,不敢再提及此事。
后来,孙巨源调回京城为翰林学士,患病将死,有宾客来看望他。孙便对他谈起小女儿一直未出嫁的事,客人说:“现在的士大夫没有人能比李邦直有贤才,为什么不把女儿嫁给他?”孙巨源说:“李邦直好是好,只是与我女儿年龄不相配。
“客人说:“只要嫁给他就是,干吗问那么多。”未及绸缪,孙巨源就离世而去。其家竟把小女嫁给了李邦直,后封为鲁郡夫人。李邦直为孙巨源作墓志说:“三女,长大嫁与李公彦,二在室。”大概写墓志时还投成为孙家的女婿。李邦直的行状(文体名称,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译者注。)是由晁无咎撰写,文章中有“再娶孙氏”等语。
醉中生子
《西溪丛话》:杨氏是华世桢的偏房,孝廉华祖勤的祖母。
世桢少时狂放不检点,到壮年时尚未有儿子,便卖掉了千金的产业,娶小妾来为他生儿子。杨氏年纪大了,不得华世桢宠爱,尽干一些打扫房舍的活,不能侍寝。一天晚上,世桢喝得酩酊大醉,误以为她是别的宠妾,便与她上床,遂怀孕生下了椿枝。
华世桢大为恼火,拿他们当猪狗对待,杨氏也被赶出了厨房,备尝艰苦,三十年也没见到华世桢一面。然而杨氏视为当然,只勤于纺织。椿枝长大后,也努力耕作,铢积寸累,才得以娶妻,而世桢始终不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让他们母子住在院北的破屋子里,不曾给一寸布半块钱。世桢死时,再也没有其他的儿子。椿枝只带了少量的钱财到各地做买卖,但家业却因之而兴盛,他有六个儿子,二十多个孙子,祖勤为孝廉,其余的皆明一经。杨氏寿至一百零一岁。
禽鸣得偶
《枣林杂俎》:海盐人沈某,家中贫穷而他又游手好闲,每日在野外听鸟叫,并摹仿之,酷像。因而人们常让他陪酒娱乐。一次,有位商人把他带到姑苏,在姑苏的线店里,沈某又学鸟叫。姑苏一家富人让僮仆到线店去买线,去了好久也没回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