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情中义(6 / 17)

古今情海 笔记小说 31115 字 2个月前

在她与杨玉山住过的房子里死去。

不愧香名

《随隐漫录》:韩香,是南徐的娼妓,色艺绝佳,名冠一时。与大将叶氏儿子相好,两人海誓山盟,要终身相守。韩香为此闭门谢客,不接待外人。叶大将军知道后,极为愤怒,便传令有关部门,集合官兵于射箭场,射中的把韩香赏给他。一位老兵得了第一,叶将军便让韩香嫁给了他。大家都以为韩香肯定会又哭又闹,岂料韩香很高兴地同他一起走了。到了老兵的家,韩香对他说:“夫妻结合要有一定的礼节,你去买只羊打些酒,把亲朋故友召来,我们举行个仪式。”客人请来后,韩香摆上了酒肉佳肴,让大家痛饮。酒过数巡,韩香将自己所带的金银绸缎奉献给宾客们。尔后,韩香对大家说:“大家慢慢喝,我换件衣服就出来。”说着,走进了卧室。酒席快要散了,韩香还没出来,大家都觉得奇怪,便催老兵进去看看,老兵一走进卧室,便大嚎起来,原来,韩香自杀了。

燕子楼

《长庆集》:尚书张建封是徐州人,他有个爱妾叫关盻盻。

盻盻能歌善舞,雅善文词。

尚书在彭城的府第中有幢燕子楼,在这里,他与盻盻度过了甜蜜的岁月。尚书死后,盻盻怀念着旧日情分,誓不改嫁,在这幢楼里住了十多年。她曾写过许多诗篇,其中有这样三首:其一云: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云:

适看鸿雁岳一陽一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其三云:

燕子楼中思悄然,北邙松柏锁愁烟。

自埋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二十年。

我(即白居易》喜欢她的这几首诗;唱和道: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香消拂卧床。

燕子楼中更漏水,秋宵只为一人长。

今春有客洛一陽一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锦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二年。

最后我还赠给她一首绝句,婉言讽谕道:黄金不惜买蛾眉,捡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盻盻见了我的诗,反复读了多遍,知道我是在说她不能以死相殉,便流着眼泪说:“自从尚书去世后,我终日忧愁,并非不想殉死,只怕后人误以为尚书好色,所以才有为他殉死的小妾,这岂不是玷污了他的名声吗?出于这种考虑我才苟且偷生到今日。”为了表白她的心迹,她也作了一首诗唱和我的绝句。诗云:自守空房敛恨骨,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深入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和了我的绝句后,她更为郁郁不欢,十天之后,绝食而死。

奈何累新妇

《明外史·烈女传》:王氏女,是昆山人,太仆王卿宇的孙女,秀才王述的女儿,许嫁给侍郎顾章志的孙子顾同吉。订婚后不久,同吉便染病身亡。王女听到讣闻,就摘掉首饰,脱去平日里穿的衣服,换上了白布孝服,然后来到父母面前,不说话也不哭,但父母看出她是要他们派车赶快送她去奔丧。父母很不希望她这样做,可是,他们知道女儿的脾气,决定了的事谁也改变不了。于是,便让媒婆去告诉同吉的父亲绍芾。同吉的父母听说未婚儿媳要来,忙打扫房屋庭院,等候她的到来。

王女来到顾家,直奔灵柩而去,扶着灵柩放声大哭。尔后,又去拜见同吉的父母,流露出殉死之意。同吉的母亲李氏含着眼泪劝她说:“我儿子不幸早亡,怎么能连累你这新媳妇呢?”

王女听她称呼自己为新媳妇,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便请求让她留在顾家尽儿媳之责。

王女留在顾家后,每天早晚都要到同吉的灵柩前跪着祭典,极尽哀礼。她还十分孝敬公婆,侍候他们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