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先前看到的丫环的名字,终于得知那丫环名叫桂华,是华公平日最钟爱的侍女。
华安虽然极想见她,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住得久了,偶然看见华家大公子所作的文章有不妥之处,便私加删改,或代他作文。先生则以为公子的文章大有长进,便拿着公子的作文向华公夸耀。华公看了文章说:“这肯定不是我儿子作的,是请人代作的。”于是,就把儿子叫来盘问,儿子不敢隐瞒,道出了真实情况,原来是华安替他做的文章。华公想试试华安的真才实学到底怎样,便给他出了个题目,华安挥笔成章。文章做好后,拿起文章呈献给华学士,华学士见他手上比常人多出一个小指。华公阅完他的文章,深为文章词意兼美而喜欢,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掌管文书之事。凡是往来书信,都令华安酌情回复,而他的文词都很使华公满意称心。不久,华府的管家请假回去奔丧,华公便让华安暂时主持家里内外之事。华安做事谨慎,出入帐目清清楚楚,华公很满意,遂想长期让他做下去,但又考虑到他还没有家室,难以重托,就叫媒婆为他挑选个妇人。华安听说后,便私下里拜访华公的好友,对他说:“承蒙华公厚爱,破格提拔我,又要为我操办妻室,恩同天地,我不敢有太大的奢望,只求许配给我一名侍女就行。您如果方便的话,拜托你把我的意思跟华公说一说。”华公知道了华安的想法以后,笑着说:“我的婢女众多,可让他随便挑一个。
”华安便透露出要娶桂华。华公听说后,还真有点舍不得,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就只好忍痛割爱了。遂挑选黄道吉日,为他成婚。新房布置得很漂亮,床帷帐幕也都华丽奢侈。足见华公对华安与桂华的喜爱之情。
新婚之夜,相得甚欢。几天后,两人更是情投意和,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华安这才吐露了实情。他告诉桂华:“我是唐解元,只因倾慕你的姿容,才屈身做了仆役,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这真是缘分。然而此处不是你我久留之地,我们可以悄悄回到苏州。华公不知我们的去向,我们在那里可以白头偕老。
”桂华得知自己所嫁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分外高兴,自然乐意随从。于是雇了一条小船,乘着夜深人静,悄悄离开了华府。
第二天一早,家人见华安门上落了锁,便开门进去察看,见屋里衣饰细软,都登记在册,毫无所龋华公沉思良久,也不知华安离去的缘故,令人到处查访,也杳无形迹。
一年后,华公偶然来到苏州阊门,见书坊中坐着一个人,样子很像华安。华公让随从进坊中看个究竟,此时,唐伯虎正在坊中拿着一本书在看,随从一见更为吃惊,这看书的人手上也多出一个手指。于是便问旁人:“那坊中看书的是谁?”回答说:“是唐伯虎。”随从回到华公身边,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华公。华公遂拿着名片去上门谒见。唐伯虎将华公迎进屋去,坐下后,华公再三审视唐伯虎,果然酷似华安。等到唐伯虎为他递茶时,见其手上多出一指。华公确信无疑,唐伯虎就是华安。华公几次想问,都难以直言,踌躇再三,还是开不得口。
唐伯虎让人摆上酒菜,两人举杯对饮,酒至半酣,华公再也忍耐不住,便将华安来去始末讲给唐伯虎听,以试探他的反应。
唐伯虎只唯唯应答,什么也不说。华公又道:“他的相貌与手指很像您,不知是怎么回事?”唐伯虎听了之后,还是只频频点头,不肯承认。华公满腹狐疑,想起身告别。唐伯虎说:“请您稍留步,听我说说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于是,两人又坐下慢慢饮酒,酒过数巡,唐伯虎让童仆拿着蜡烛在前边带路,来到后堂。落坐后,唐伯虎让新娘出来参拜。新娘头戴珠洛,遮掩着娇容。拜罢,唐伯虎携娘子走到华公面前,让华公仔细看看她是谁。并笑着说:“您说我像华安一点也不假,不知她是否也是桂华?”华公看时,真是桂华,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两人相视大笑而别。华公回家后,又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送给桂华,两家遂缔结姻缘。
元顺帝
《元氏掖庭记》:顺帝乘着龙船在月池上游玩。月池上建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