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卷三(10 / 11)

剪灯新话 笔记小说 19159 字 2个月前

文墨吗?”金生说:“小生在家乡以读书为生,把诗书作为根本,凡是经史子集,也都粗略读过,这都是向来所习用的东西,应该没有什么向题。”将军高兴地说:“我从小就失去学习的机会,乘着乱世奋起。现在正名声在外,趋附我的人众多,来往的宾客充满门庭,但是没有人替我接待,往来书札推满案桌,也没有人替我作书答复。你就在我的门下,充当一个书记官吧。”

金生是个聪明的人,性格既温和,才华又出众,处在将军门下,更加检点谨慎,接待上面或下面的人,都能得到他们欢心。代将军作书回函,又能委婉深入地将他的意思表达出来。将军认为得到了德才兼备的人材,待他十分优厚。但是,金生本来是为了寻找妻子而来,自从大斤前见过一面之后,再也得不到相见的机会。闺阁幽深,内外隔绝,只想通个消息,却始终无机可乘。不觉光阴渐渐过去几个月,时间已到了九月,西风夜起,白露为霜,金生一个人独处空空的书房,整夜不能入眠,于是作成一首诗道:

好花移入玉阑干,春色无缘得再看。乐处岂知愁处苦,别时虽易见时难。何年塞上重归马?此夜庭中独舞鸾。雾阁云窗深几许?可怜辜负月团圆。

诗成之后,金生抄录在一张纸上,拆开布袍的领子缝在里面。金生又把百来个铜钱交给童仆,并且告诉他说:“天气已经寒冷,我的衣服很单薄,求你帮帮忙把衣服拿进去交给我妹妹,叫她拆洗缝补一下,我好用它来抵御寒冷。”

童仆依照他的话拿进去交给翠翠。翠翠心里明白丈夫送衣进来的意思。拆衣的时候果然发现了藏在领子里的诗稿,读后大为伤感,无声地悲泣,遂另外写了一首诗,将衣服拆洗后也缝在领子里面让童仆给金生,那诗为: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绿珠珠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金生将诗读完,知道翠翠已经决定以一死来相报,料道今生是没有重聚的指望了,愈加忧愤烦闷,于是感染上了重病。翠翠向将军请求,才得以到金生床前问侯,但是金生的病已经十分危急了。翠翠用手臂把金生扶起,金生勉强抬头侧望着翠翠,眼泪满眶,长叹一声,突然命终。将军也着实可怜金生,就把他安葬在道场山脚下。翠翠送葬回来,当夜就得了病,再也不肯吃药,在床上辗转反侧,忧思不眠,将近两个月。一天,翠翠对将军说:“贱妾抛弃家庭跟随你,至今已经八年了。我流落在外乡,举目无亲,只有一个哥哥,现在又死了。我的病必定好不了了,死后请求你将我的尸骨埋在哥哥旁边,黄泉之下,幸有托依,也免得在他乡作了孤魂独鬼。”说完之后,断气死了。将军不忍心违背她的意愿,果然把她附葬在金生坟墓的左边,东西两座坟墓宛然成双。

明朝洪武初年,那时张士诚已经灭亡,翠翠家有一个旧日的仆人,以商贩为生,贩货路经湖州,偶然经过道场山下,看到一所房子,朱漆大门,华丽的堂屋,槐树、柳村遮映衬托,翠翠和金生正并肩站着。见到仆人,翠翠和金生马上叫他进屋,问他父母存亡和故乡旧事。仆人问:“娘子和郎君怎么会在此地?”翠翠回答说:“起初因为兵乱,我被李将军掳掠到这里,郎君不远千里来寻找我,将军也不阻拦,仍把我归还郎君,因此就寄居在这里了。”仆人说:“小人今天就要回淮安去,娘子可写封家书,让我带去报给老爷夫人知道。”翠翠留仆人住下,用吴兴的香糯饭,苕溪的鲜鲫鱼羹招待他,还拿出乌程酒让他喝。第二天早上,翠翠就写信给父母,信说:

父母生我养我,难以报答无边的恩情;夫唱妇随,早就明白妇女“三从”的道理。夫妻的名分已经确定,为什么时事这么艰难!往日汉族建立的皇朝将要崩溃,异族进犯的气氛十分凶猛;皇朝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贼盗如小儿私偷兵器,戏弄于池塘旁边,擅起兵端。大猪长蛇,互相争斗,雄蜂雌蝶,各自逃生。在乱世中不能自保气节,只好在仓卒无奈中求瓦全苟活。从此驱驰战马,追随征鞍。

仰望高空纵然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