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留他喝酒以至于酩酊大醉。这一来,把法师的告诫忘得一干二净,直从湖心寺这条路回家。快要到寺门口的时候,只见金莲已在前面迎见礼拜说:“娘子已经等候你很久了,为什么这段时间竟如此薄情!”说着,就与乔生一同进入西边长廓,一直走到暗室中。那美女数落乔生说:“我与郎君一向不认识,偶然在灯下相见,被郎君的美意感动,于是就以身相许,晚上去,早上来,对郎君实在不薄。可你为什么要相信妖道的话,突然产生怀疑,想永远断绝来往?薄情到如此地步,我恨你实在很深啊!今天幸得相见,怎么能够放过你?”于是,美女就握住乔生的手,走到灵柩前面,灵柩忽然自动打开,她就抱着乔生一同跳了进去,灵柩随即关闭,乔生也就死在了灵柩中。
邻居的老翁对乔生久久不回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到处寻找探问,等到找到寺中停灵柩的暗室,只见乔生的衣襟稍微有些露出柩外,就请求寺僧打开了灵柩,一看,原来乔生已经死了很久了,与女子的尸体正一俯一仰躺在柩内,那女子的容貌就像活着的一样。寺僧感叹地说:“这是奉化州判符君的女儿,死的时候才十七岁,原说暂且停柩在此地,结果他们全家奔赴北方,竟然断绝了音讯,到今天已经有十二年了。没有想到会如此作怪!”随后,就把灵柩和乔生殡葬在西门之外。从此以后,每逢阴云密布的白天,或者是月黑的晚上,常常能看到乔生与美女手拉手一同行走,一个丫环提着双头牡丹灯在前导引。碰到的人立刻就会得重病,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交替发作。若以诵经做佛事超度,用三牲美酒祭祀,或许可以痊愈,否则就会卧床不起。
当地居民大为恐慌,竞相前往玄妙观拜谒魏法师并向他一一诉说。法师说:“我的符只能在鬼神的祸害还没形成时惩治它,现在祸祟已经形成,这就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了。听说有一个铁冠道人,居住在四明山山顶,考讯鬼神的祸害,法术特别灵验,你们应该前去求他。”众人于是到了四明山,攀拉着葛藤蒿草,越过小溪山涧,一直爬上绝顶,果然那里有一座草庵,一个道人靠着桌子坐着,正在看一个童子驯养白鹤。
众人在道人面前环绕下拜,并且告诉他来的缘故。道人说:“我是山林隐士,早晚会死,哪里有什么奇术!你们这些人错听了别人的活。”众人说:“我们本来并不知道,只是因为玄妙观魏法师的指教才到这里来的。”道人这才打消疑虑说:“老夫已经有六十年不下山了,这家伙多嘴,要劳烦我去走一趟。”随即道人就与童子下山,他的步履十分轻快,一直到西门外,构筑了一丈见方的土坛,在席上端正踞坐,写了一道符并焚烧了它。忽然间有神将数人,头戴黄巾,身穿锦袄,肩披金甲,手持雕花戈,全都身长一丈多,屹立在坛下,向道人鞠躬请求命令,样子十分诚敬严肃。道人说:“此地有鬼怪作祟,惊扰百姓,你们难道不知晓么?要赶快驱赶它们到这里来。”神将接受命令前去,不一会儿,就用枷锁将女子和乔生以及金莲全部押到,并用鞭子抽打,打得他们鲜血淋漓。道人大声斥责了很长时间,命令他们如实招供。金甲神将把纸笔交给他们,于是各自招供了数百字。现在抄录他们供词的概要在这里。
乔生招供说:
俯念我丧妻鳏居,倚门独站,违犯了色戒,触动了欲心。不能仿战国时楚国的孙叔敖见两头蛇就杀,以致像唐代传奇小说《任氏传》中的郑六遇见九尾狐而爱。事情已出,追悔莫及!
符丽卿招供说:
俯念我年轻去世,白昼无邻,六魄离身,精灵未灭。灯前月下,遇五百年欢喜冤家;世上人间,作千万人风流话柄。迷途不返,罪怎可逃!
金莲招供说:
俯念我制竹作骨,染娟在坯,坟墓埋藏,是谁开始作俑?面目机关制动,比人具体而微。既有名字称呼,岂少精灵之怪!因而得计,那敢作妖!
招供完毕,金甲神将呈交给道人,道人用巨笔写判决词说:
听说大禹铸鼎象物,鬼神怪邪莫能逃隐形状;温峤燃犀角照明,龙宫水府之怪都现原形。阴阳趋向不同,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