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二桥春(7 / 13)

五色石 笔记小说 22045 字 2个月前

为所惑。夫人病体已痊,即日也要到任所去也。”言未已,丫鬟传说夫人已择定吉期,只在数日内要往江西去了。小姐便与拾翠检点行装,至期随着母亲一同起行。黄生亦谢别了陶老夫人,往杭州等候乡试,不在话下。却说木一元到江西,见了父亲木采,说知陶家议亲一事。木采道:“这不难。他是我属官,不怕不依我。我闻他与本府推官白素僚谊最厚,我就托白推官为媒。”一元大喜。次日袖了抄写的诗词诗稿,具了名帖,往拜陶公。

且说陶公到任以来,刑清政简,只是本地常有山贼窃发,陶公职任军务,颇费经营,幸得推官白素同心赞助。那白推官号绘庵,江南进士,前任广东知县,升来赣州做节推,也到任未几,为人最有才干。但中年丧妻,未有子嗣,亦只生得一女,名唤碧娃,年将及笄,尚未字人,聪明美丽,与陶小姐仿佛。白公因前任广东,路途遥远,不曾带女儿同行。及升任赣州,便从广东到了江西任所,一面遣人到家接取小姐,叫她同着保母到赣州来,此时尚未接到。那白公欲为女儿择婿,未得其人,因与陶公相契,常对陶公说:“可惜寅翁也只有令媛,若还有令郎时,我愿将小女为配。”当日陶公正在白公衙中议事而回,门吏禀说兵道木爷的公子来拜。陶公看了帖,请人后堂,相见叙坐寒温罢,一元把夫人垂帘面试的事从容说及,随将词笺送上。陶公看了,点头称赏。因问黄生那日所作如何,一元便道:“黄生这日未曾脱稿,拙咏却承他谬赏,又抄录在那里了。”陶公不乐道:“黄生美如冠玉,其中无有,单会抄人文字,自己竟做不出。”一元道:“这是他虚心之处。他若做出来,自然胜人。都因拙咏太速就了,以致他垂成而辄止。”说罢,又将诗稿一本并绝句一首送上,说道:“这是晚生平日所作,黄兄也曾抄去。今乞老先生教政。”陶公正欲展看,前堂传鼓有要紧公事,请出堂料理。一元起身告别,陶公道:“尊作尚容细读。”别了一元,出堂料理公事毕,至晚退归私署,想道:“人不可貌相,谁知木生倒有此美才,黄生倒这般不济。既经夫人面试优劣,东床从此可定矣。”遂于灯下将一元所送诗词细看,见词中暗寓婚姻会合之意,欣然首肯。及见疏篱绝句,私忖道:“用渊明东篱故事,果然巧合。但花色取黄之语,倒像替黄生做的,是何缘故?”心中疑惑,乃再展那诗稿来看,内有《寓双虹圃有怀》一首,中一联云:

离家百里近,作客一身轻。

陶公道:“他是本地人,如何说离家百里?奇怪了!”再看到后面,又有《自感》一首,中一联云:

蓼莪悲罔极,华黍泣终天。

陶公大笑道:“他尊人现在,何作此语?如此看来,这些诗通是蹈袭的了,”又想道:“黄生便父母双亡,百里作客,莫非这诗倒是黄生做的?况花色取黄之句,更像姓黄的声口。”又想道:“木生若如此蹈袭,连那两词及前日这两首集唐诗也非真笔。只是他说夫人面试,难道夫人被他瞒过?且待夫人到来便知端的。”正是:

抄窃太多,其丑便出。

只因假透,反露本色。

次日,陶公才出堂,只见白推官来拜。作了揖,便拉着陶公进后堂坐定,说道:“小弟奉木道台之命,特来与令媛作伐。“陶公笑道:“莫非就是木公子么?”白公道:“正是木公子。道台说寅翁在家时,已有成言。今欲就任所行聘,特令小弟执柯。”陶公道:“此事还要与老荆商议。今老荆尚未来,待其来时商议定了,方好奉覆。”白公应诺,即将此言回复木采。

不一日,陶公家眷已到,迎进私衙,相见毕,说了些家务,陶公询问面试二生之事。夫人将黄生即席题词,木生一字不就,装醉逃归的话一一说了。陶公道:“木家小子这等奸险!”便也将一元假冒诗词先来脱骗,及木采求婚、白公作伐,并自己阅诗生疑、不肯许婚的话说与夫人。小姐在旁听了,微微含笑,目视拾翠,拾翠也忍笑不住。夫人道:“早是不曾许他,险些被他误了。”陶公道:“黄生才貌兼优,可称佳婿。等他乡试过了,便与议婚。”隔了一日,白公又传木采之命,来索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