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招聘西宾,因此前来应聘。”“高僧,您看得起下官!我这已经走了两位饱学的老师了,一位张老夫子,一位做知府的刘汉文刘大人。我这两个孩啊,二孩子还可以,唯有这长子羹尧桀骜不驯,兼受他母亲的溺爱,对于先生唯恐有失礼之处,我愿意您在我府里头教教孩子,可我又害怕,我这孩子到时对不起您。”“哈哈哈哈,弥陀佛,老大人,这无关紧要,您要认为贫僧行,贫僧愿作西宾。可有一样,您得应我三个条件,有这三个条件,我才教呢。
没这三个条件,您给我十车紫金,我也不教。“”高僧,您说说看。“”第一,清静之处派专人侍奉,供应贫僧一年四季的僧衣,我只是吃素,您得派个大师傅给我做,吃好吃坏没关系。再派一个书童侍候着我,这是头一件。“
“行,我办得到。”“第二,十年为限,不到十年,九年零十一个月,您不准过问,到十年头上,我教不出您的孩子来,那个时候,贫僧我愿受罚,咱们得十年为限。”“唉,十年寒窗苦,铁砚磨穿,行。那么这第三件呢?”
“第三件,凡是我教孩子们需用的东西,不管我这字条上写的什么,您府里没有,外头给我买去,您必须得给我买来。”“高僧啊,这三件事下官都能应允。”“要是那样,就很好啦。”“那么高僧您贵上怎么称呼?”“这个贫僧我要教出令郎,我当然有名有姓,教不出令郎,说出来没有益处,老大人您不必再问了。”“好1陪着高僧到东院。年盛重新又给安排一番,东屋里头是先生住的地方,单给先生准备厨房,派一个大师傅,派一个底下人侍候着;北房五大间,是先生教书的地方;还有东边一个单间,先生在里屋,推门出去,外间屋四间一通连,就是两个孩子读书的地方。一切安排就绪。
到了第一天,老大人过来问:“高僧,您在寒舍还住得惯吗?”“啊,很好很好1“那么,我马上带着孩子来,让他们两人拜师吧。”“行行行!
从今天起,咱们这三个条件就要遵照执行。“”高僧,这您放心0把羹尧、熙尧带来之后,给老师行完礼,老大人带着总管年盛走了,告诉年盛,要什么给买什么。金三已经暗含着告诉年羹尧了:”大少爷,又来个一脑袋疤痢的和尚,长得寒碜极啦,而且瞧着凶啊0所以年羹尧心里也在琢磨,如何把这和尚弄跑。敢情和尚一教课,年羹尧高兴了:”你们俩人谁爱念书,谁不爱念书啊?“”师父,我爱念书。“这是熙尧的声音。”你呢?“”我不爱念书。“”不爱念书啊,陪你弟弟那儿坐着,我教你弟弟一人读书。“给上了几行书,让熙尧外头读去了。年羹尧随便呆着,随便玩,但不能出书房。
过了一会儿,让熙尧背书,背完之后又给他上了几行书,到了时候下课吃饭。
老太太问:“羹尧哇,我问问你,这个师父怎么样?”“母亲,这个师父不错,就给我弟弟上课,不给我上课,让我在旁边瞧着,让我一人儿玩。不然的话,我还得想办法把他弄跑了。”“孩子,你就先在那儿圈两天,等你的野性没有了,到了时候,你也就该读书了。我跟你爹说过,先生有能耐,自能把你教出来,先生没能耐,怎么也教不出你来。”
每天如此,只教熙尧一个人,不教羹尧。过了十天,先生写了个条子,买一只九节箫来。总管年盛这么一瞧,马上到前门外乐器铺给买回来了。和尚给熙尧上完课,让他在外间屋自己去读书了。老师父拿起箫来了,在里间屋,“呜呜呜”这么一吹。嘿!老先生吹的这箫可太好听了,声音十分悲壮呀,让你这么一听,手舞足蹈,真是如泣如诉。年羹尧听着听着就陶醉了,赶紧一拉里间门进来:“师父,您会吹箫啊!我也喜欢,您教给我得了。”
老和尚也不理羹尧,接茬还吹,羹尧越听越爱听,等老和尚把这一曲吹完,年羹尧说:“师父,您教给我吹箫,好不好?”“弥陀佛,你愿意学吹箫啊?”
“啊1“坐下。”“唉。”羹尧坐在这了,和尚沉得住气:“你想吹箫?
你知道这箫产生在何年吗?古代的箫什么样?今天的箫什么样?上头有多少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