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着先去茶馆喝茶。
他们穿大街过小巷,来到鼓楼前一溜胡同。这儿有个茶馆,哥儿俩和顾主都认的。那年头讲究喝早茶,这个时候早茶过去啦,下午有说评书的,现在正没座儿的时候。掌柜的很和气:“汤爷、何爷,里边请吧。”两个人跟几个喝茶的都点点头,找张桌儿坐好。泡上茶来,放上两盘儿瓜子,哥俩喝了两碗,汤云这才把字条拿出来。一看,直皱眉,递给何贵:“你看看吧。”
何贵看完也倒吸一口凉气,“哥哥,这个童林,不是雍亲王府四贝勒的教师爷吗?”“对,一定是他。”何贵把纸条交给汤云收起来,一个劲的摇头:“真有偷国宝还把自己名字写上的,那不成了气迷心啦吗?绝对不是童林干的。”汤云听了,把脸一沉,“你说这话,还是干这行的人吗?真不害臊,八字还没一撇哪。同情童林,那还成埃”何贵忙说:“不,哥哥,我不是同情他,揣情度理也是不能的。”“咳,你真糊涂,皇上丢了国宝,我们的责任,是拿贼人、请回国宝。贤弟,干咱们这行儿的,有当差,也有挡差。
当差认真办事,公事公办,一腔热血,绝不含糊,那可净得罪人。挡差,不管真伪,只要我们平平安安,挡得过去就得。比方说现在这事,你知道不是童林,我也知道哇。那咱也要把他办下来。他的主子是雍亲王四贝勒爷,现在又很得宠,别的阿哥爷是贝勒贝子,他可封王啦。童林有门子,靠王爷的人情,管他冤不冤哪,让他有能力到堂口滚去,咱们先挡了差就得啦。“何贵当着哥哥不敢说什么啦,可心里不以为然。他想:人家童林,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就家败人亡了吗?便说:”哥哥,我想,咱们回家跟两位老爷子商量商量去吧。“”也好。“他们俩说话的声音很低,旁人听不见。给了茶钱,一直奔东华门大街。
来到家中,见老哥俩喝茶哪。行完礼,往旁边上站,汤英老人可问:“听说宫里失盗啦,我和你叔叔正惦着这个事哪。”汤云点头:“您和叔叔看这个。”老哥俩都看啦。汤英说:“这童林不是贝勒府的教师爷吗?”“是的。”
何贵在旁边搭茬啦:“大爷,我哥哥那意思是,不管屈不屈,也要把童林办下来。您说行吗?”何玉老人点头道:“何贵呀,你哥哥说办童林是对的,你这脑袋总是榆木疙瘩不开窍。当然,谁都知道童林冤枉,既是字条有他名字,哪怕是别人陷害,通过童林才能找到线索。这叫情屈命不屈。再说老佛爷也天聪睿智,并不是拿住童林就杀,童林有嘴也能分辩。主要的,贝勒府还有天大的人情,真要是童林所盗,四贝勒爷也有不是啦。”何贵一听他爹的话,恍然大悟。
汤英老头琢磨这个纸条:“你们爷仨看看:这八句诗,头一句‘小巧之技数我能’,占个‘携字,二句占个‘棒’字,三句占个‘锤’字,四句占了‘一’字,五句占个‘棵’字,六句占个‘葱’字,七句占个‘盗’字。
这是贯顶诗,横着念是‘小棒锤一棵葱盗’。看来是事先写好的字条,暗入皇室,盗什么算什么,才把鸳鸯镯盗去。这也算这位教师的三灾八难。你们两个人打算怎么办?“”爹爹,我和兄弟商量好了,去王府办案。“汤英一听很生气:”冤家,你叔叔刚夸你不错,你就忘乎所以。‘王府办案’,你长着几个脑袋?你有慎刑司的公文也不顶用!到时候王爷一瞪眼,说你们入府行抢,那就麻烦啦。带着公事,见王爷呈字笺,王爷必问。你们说实话,王爷一定交童林,绝不会让你们为难。事不宜迟,去吧。“两个人总算有主意啦,回衙门办好公文,汤云带上,弟兄来到王府,鲍石才给回上来。
到现在一看字笺,童海川魂尽胆裂,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哪:“王爷,这事从何而起?我始终没有离开过你的左右哇。”“海川,你放心,是真,伪不了;是伪,真不了;既然有人陷害,官司你必须去打。家里的事你只管放心,跟着他们走吧。”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海川长这么大没进过衙门。
“我家中二老就托给您啦,您千万别让我爹娘知道,以免担惊。”“海川,你不用嘱咐,放心去吧。何贵、汤云,你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