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康熙帝赦免童海川 铁木金落脚北京城(7 / 8)

雍正剑侠图 侠义小说 11872 字 2个月前

里的日月很好过,就在这南口外的南下洼上坡儿,有这么几间房。这几间房是一个姓顾的在这盖的。远在三百多年前,这个地方是一片荒野地,尤其站在高坡上头往南瞧,除去大片大片的苇子地就是茔地,坟头儿一片一片的。姓顾的为了这地方清静,盖了这几间房,又拿砖头垒起一个墙院儿来。房子盖得了以后,他是准备上这儿住,可没住两天他不住了,觉着这个地方太下梢,就惦着把它卖了。张和瞧着这地方不错,因为这下坡的“苇子”都是张和的。花的钱不多把房子买过来了,但他不在这儿住,打算招个住房的。住房没人来,这样,他把苇子收上来打成捆儿,就在这院儿里码上。张和张爸家里有钱哪,就买了很多的家具,锅盘碗灶,桌椅板凳,甚至水缸木筲都准备好了。谁上这儿住来,家具算白用。这样,写了个招租条儿贴到门上了,可是依然没人上这儿住来。张和发愁了,再想卖,没人要了,所以张和每天要到这房子转个圈。

今天他又来了,他一边走一边琢磨,钱也不多,怎么会没人住呢?一掉脸儿,铁三爷在他身后呢。铁三爷一抱拳:“辛苦,这位大哥。”张和一瞧,铁三爷在三十多岁,高个儿,宽肩膀,四方大脸,忠厚老实,再一看坡儿下苇塘旁边儿搁着不少行李,还坐着一个年轻的妇人,也就在二十多。一听口音,不是本地人,起码属于直隶省往南。“噢,您,您找我有事儿吗?”铁三爷一抱拳,“没事儿。跟您打听打听咱们附近哪有店哪?”“是暂时住,还是长期住?听你的口音不是咱们北京人,你住得起吗?”铁三爷想了半天:“我们两口子打河间府来到北京投朋友来了。可是朋友也不定准好找,住店嘛是要住些日子。”“还是的。你贵姓啊?”“我家住河间府铁家寨,我姓铁名木金排行在三,”“噢,你是老表吧?”“不错,是垛子体。”“嘿呀!

哈哈哈,老表老表,咱们都是一样,我也是清真,按咱们回教的习惯,就叫你铁三爸吧!我就住在这牛街里头,清真寺南隔壁,我姓张名字叫张和。说真的,你呀,别住店了。“铁三爷摇头:”嗨,不住店,一时也投亲不着,访友不遇,那我住哪儿去?“”你看见没有?“张和一指自己这几间房:”这是我的房子,你到屋里头去看一看,桌椅板凳一应家具全有,你进门儿就住,什么都不用买,手使的家伙都齐了,你瞧这好不好?“铁三爷一想这可不错:”这位大哥,您,您这儿得要多少钱哪?“张爷一想:我要是跟他要多了,他不祝就说:”这么办吧,咱们都是回回亲戚,一个月你给两吊钱,你看怎么样?“铁三爷一想:哎呀,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四吊钱我也租不下来呀。

张和认为人家嫌多了:“不要紧,哈哈哈,你要嫌多,咱们就改一吊。”“嗞——”铁三爷这么一吸气。“一吊钱你要嫌多,你就一个月给一百钱,里头家具一切东西,算我白给你使唤,老表,这还不成?你瞧见没有,我这院儿里的苇子你随便烧,哈哈哈,你看好不好?”铁三爷说:“这位大哥,咱们哥儿俩萍水相逢,一句话,我要在您这住长了,您可不能说到时候觉得不上算了,那您得给我找房去。”“您放心,老表,你这里住着,甭说你每月还给一百钱,即便你不给,你也随便住,你瞧好不好?”“那我谢谢您了。”

“来,我帮着您搬东西。”

张和为人还真忠厚,帮着两口子一趟一趟,把所有的东西完全都搬进来了。“你们夫妻两个赶紧归置归置,我给你们挑水去。”说着来到当院,拿起扁担挑起大木桶来。一会儿的工夫水挑来了,先把水缸刷干净,然后把清水倒上。两趟,这水缸就满了。“你们就在这儿住下吧。”“好啦好啦。”

“还有,你在这儿一直往北,进了牛街口儿再往北,只要是挂着盘儿的,就是咱们老表的买卖,你随便买,吃喝用的东西全有。”“行了,张爸,我谢谢您了。”“甭谢,你们两口子外乡人,大老远的来到北京城,咱们都是回回亲戚嘛,这没得说,有什么不足,困难的时候,找我去。”连三奶奶都给人家行了行礼。“大哥呀,真的谢谢您了,我们两口子没出过远门儿,这还是第一次,一切求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