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盖完了,卖土的要走,他留给杜鲁宾一尺见方的一块白土,说了声:“以此赠别。”便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这块白土质地坚硬细密,跟普通的白土不一样。杜把它放在药店里,并不把它当作什么贵重东西看待。过了几年,杜鲁宾家的房子被火烧了,房屋烧坏了,这块白土也被烧裂了。仔细一看,在土的裂缝里有一条红色小蛇,把土剖开后,发现小蛇缠绕着一只白色的石头龟,有二三寸大。蛇没有了,石龟仍然存在,至今还珍藏在杜氏家里。
建州狂僧
建州有僧不知其名,常如狂人。其所言动,多有征验。邵武县前临溪,有大磐石,去水犹百步。一日忽以墨画其石之半,因坐石上,持竿为钓鱼之状。明日山水大发,适至其墨画而退。癸卯岁。尽砍去临路树枝之向南者。人问之,曰:“免碍旗幡。”又曰:“要归一边。”及吴师之入,皆行其下。又城外僧寺,大署其壁,某等若干人处书之。及军至城下,分据僧寺,以为栅所,安置人数,一无所差。其僧竟为军士所杀。初王氏之季,闽建多难,民不聊生。或问狂僧曰:“时世何时当安?”答曰:“侬去即安矣。”及其既死,闽岭克平,皆如其言。(出《稽神录》)
建州有个僧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经常跟疯子一样。他说的话,他的行动,多数为后来的事实所验证。邵武县城前面靠近一条河,有块大磐石距离河水有一百步远,一天,这个僧人忽然用墨水在磐石一半高的地方画了一道横线,他则坐在石头顶上,拿着鱼竿做出钓鱼的样子。第二天山洪暴发,河水正好涨到他画的墨水横线那里就退了。癸卯年狂僧将路旁向南伸出的树枝都砍掉了,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免得这些树枝阻碍旌旗幡仗通过。”又说:“路过这里时,要靠一边走。”等到吴国军队进入建州时,果然都从被他砍掉树枝的树下走过。他还在城外寺庙的墙上,到处写下“某等若干人住在这里”的题字。军队来城下时,用栅栏将寺庙分成几部分,安排住人;在这里安置的人数,与狂僧在墙上题的数字,果然一点儿也不差。后来这个狂僧竟被兵士杀害了。以前,在王氏统治闽地的后期,闽建地区多有灾难,民不聊生,有人问狂僧道:“什么时候局势能够安定呢?”他答道:“我死了以后局势就安定了。”等他死了之后,闽岭一带克复平定,都跟他说的一样。
刘 申
有人姓刘,在朱方,不得共语。若与之言,人必遭祸难,或本身死疾。唯一士谓无此理,偶值人有屯塞耳。刘闻之,忻然而往,自说被谤,君能见明。答云:“世人雷同,何足恤。”须臾火发,资畜服玩荡尽。于是举世号为鸺鶹。脱遇诸涂,皆闲车走马,掩目奔避。刘亦杜门自守。岁时一出,则人惊散,过于见鬼。(出《异苑》)
有个人姓刘,住在朱方。他不能跟别人说话,如果跟谁说话,这个人肯定要遭受灾祸,或者他本人得病死掉。偏有一个人说断无这种道理,那是正赶上这个人有厄运堵滞就是了。刘申听说后,高高兴兴地去找他,说是自己被别人诽谤,只有您的见解高明。他答道:“世上的人都这个样,用不着忧虑。”不一会儿便起了火,他的全部积蓄衣物古玩等烧得荡然无存。从此,举世都称刘申为大不吉祥的鸺鶹。人们如果在道上碰见他,都丢下车马捂起耳朵拼命逃避。刘申自己也关起门来守在家里。一年之中偶尔出来一次,人们见了立即惊慌逃散,比看见鬼还要害怕。
卢 婴
淮南有居客卢婴者,气质文学,俱为郡中绝。人悉以卢三郎呼之。但甚奇蹇,若在群聚中,主人必有横祸,或小儿堕井,幼女入火。既久有验,人皆捐之。时元伯和为郡守,始至,爱其材气,特开中堂设宴。众客咸集,食毕。伯和戏问左右曰:“小儿堕井乎?”曰:“否。”“小女入火乎?”曰:“否。” 伯和谓坐客曰:“众君不胜故也。”顷之合饮,群客相目惴惴然。是日,军吏围宅,擒伯和弃市。时节度使陈少游,甚异之,复见其才貌。谓曰:“此人一举,非摩天不尽其才。”即厚以金帛宠荐之。行至潼关,西望烟尘,有东驰者曰:“朱泚作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