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7 / 8)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3837 字 2个月前

,盆口三尺,贮满水,中间坐着一个玉石婴儿,高三尺,水一点也没有减少损耗。正如泓师所说的:墓中贮藏玉器,草木就温润新鲜;藏金多,草木就焦枯。曹王自从贞元埋葬之后,经历了二百年,盆中的水一点不减少,是玉滋润的结果。

韩 建

韩建丧母,卜葬地。有术云:“只有一穴,可置大钱,而不久即散。若华州境内,莫如于此也。”建乃于此葬母。明年,大驾来幸。四海之人,罔不臻凑。建乃广收商税,二载之后,有钱九百万贯。复三年,为朱梁所有。(出《中朝故事》)

韩建的母亲去世了,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风水先生说:“只有一处较好的墓地,可以得到许多钱财,但不久还会失去,假如葬在华州境内,没有比这再好的地点了。”韩建就在这个地方埋葬了他母亲。第二年皇帝驾临,全国各地的人都往这里聚集。韩建就趁机收取商税。二年之后,家里积蓄了九百万贯钱。三年后,都归朱梁所有。

海陵夏氏

戊戌岁,城海陵县为郡,侵人冢墓。有市侩夏氏,其先尝为盐商,墓在城西,夏改葬其祖。百一十年矣,开棺,唯有白骨,而衣服器物,皆俨然如新,无所损污。有红锦被,文彩尤异。夏方贫,皆取卖之,人竞以善价买云。其余冢,虽历年未及,而皆腐败矣。(出《稽神录》)

戊戌年间,海陵建郡城,侵占了一些坟地。有一个买卖的中间介绍人姓夏,他的先辈曾经做过盐商,坟墓在城的西面。这个姓夏的在这种情况下,改葬了他的祖先。他的祖坟已经有一百一十年了,开棺时里面的尸体已成白骨,可是衣服器物,全都还像新的一样,一点没有损坏和玷污。有床红锦被,花纹和色彩尤其鲜艳。姓夏的生活很贫困,便把从墓中取出来的东西全部拿去卖了。人们争着以很高的价钱买走。其余的坟墓,虽然经历的年头没有这么多,可全都腐朽了。

庐陵彭氏

庐陵人彭氏,葬其父。有术士为卜地曰:“葬此,当世为藩牧郡守。”彭从之。又掘坎,术士曰:“深无过九尺。”久之,术士暂憩他所,役者遂掘丈余。欻有白鹤自地出,飞入云中,术士叹恨而去。今彭氏子孙,有为县令者。(出《稽神录》)

庐陵有个姓彭的人,要安葬他的父亲。有个阴阳术士为他选择墓地,告诉地说:“葬在这个地方,当代人就可做藩牧郡守。”彭氏听从了他的话。挖坑时,术士说:“深不要超过九尺”。过了一段时间,术士暂时离开去休息,干活的人向下挖了一丈深。忽然有一只白鹤从地里飞出,一直飞到云中。术士悔恨叹息离去。现在这姓彭的子孙,有做县令的。

武夷山

建州武夷山,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中有胫骨一节,土人谓之仙人换骨函。近代有人深入绝壑,俯见一函,其上题云:润州朝京门内染师张某第三女。好事者记之。后至润州,果得张氏之居。云:“第三女未嫁而卒,已数岁。”因发其墓,则空棺矣。(出《稽神录》)

建州武夷山上,有时在风雨夜,听到有人喊马叫,箫管吹奏的声音。等到天亮时,看见一口棺椁悬放在悬崖中间,当中有一块小腿骨。当地人说那是仙人换骨匣。近代有人攀上绝壁,俯身看见一匣,上面题字:“润州朝京门内染师张某第三女。”好事的人记住这件事,后来到润州,果然找到了张家染师。张家说:“第三个女未出嫁就死了。现在已经好几年了。”打开她的棺木查看,里面已经空了。

林赞尧

丙午岁,漳州裨将林赞尧杀监军中使,据郡,及保山岩以为营。掘地,得一古冢,棺椁皆腐。中有一女子,衣服容貌皆如生,举体尤有暖气。军士取其金银钗环,而弃其尸。又发一冢,开棺,见一人被发复面,蹲于棺中。军士骇惧,致死者数人。赞尧竟伏诛。(出《稽神录》)

丙午年间,漳州副将林赞尧,杀了监军中使,占据了郡城,凭借山岩做营地。在挖地的时候,遇到一座古墓,棺椁全都腐烂了。棺中有一个女子,衣服容貌全都象是活人一样,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