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贪附)(8 / 10)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6785 字 2个月前

张锡问张昌仪:“你上次交给我的是什么人的状纸?”张昌仪回答说:“我也不记得了。只要见到姓薛的就送上去。”张锡回到官衙中查检,见桌案内放有六十多个姓薛的人的状纸。将这些伏纸一并都送了上去。唐朝武则天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到这种地步了啊!

李 邕

唐江夏季邕之为海州也。日本国使至海州,凡五百人,载国信。有十船,珍货数百万。邕见之,舍于馆。厚给所须,禁其出入。夜中,尽取所载而沉其船。既明,讽所馆人白云:“昨夜海潮大至,日本国船尽漂失,不知所在。”于是以其事奏之。敕下邕,令造船十艘,善水者五百人,送日本使至其国。邕既具舟具及水工。使者未发,水工辞邕。邕曰:“日本路遥,海中风浪,安能却返?前路任汝便宜从事。”送人喜。行数日,知其无备,夜尽杀之,遂归。邕又好客,养亡命数百人,所在攻劫,事露则杀之。后竟不得死,且坐其酷滥也。(出《纪闻》)

唐朝时,江夏人李邕在海州为官。一次,日本国派遣唐使来到海州,一共五百人,带着国书,乘十只船。船上装载的都是珍宝,价值好几百万。李邕见了这些珍宝后,将五百名遣唐使安排在驿馆住下,一切生活用品都给以优惠,但是禁止他们随便出入。当天夜里,李邕派人将日本遣唐使船上的珍宝尽数取走,将船沉入海中。天亮后,对所有驿馆的人谎称:“昨夜海潮特别凶猛,日本国使臣的船全都漂失得不知去向。”于是,李邕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上发下来文书,命令李邕造十艘船,派遣船工五百人,送日本使臣回本国。李邕接到文书后,准备了船与水手。临出发前,水手们向李邕辞行时,李邕暗示水手们说:“日本国离这非常遥远,海中风浪又大,怎么能够返回来呢?此去任凭你们自己见机行事了。”水手们听了这话不由得大喜。起程在海上行了几天,趁日本国使臣没有准备,在一天夜里将他们全部杀死,驾着空船回到海州。李邕喜欢收养门客,共收养了亡命徒几百人,用这些人从事抢劫的活动,事情败露就杀掉。李邕后来没有得到善终,而是因为他的残酷无度被反坐,处以殛刑。

裴 佶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会其退朝。深叹曰:“崔照何人,众口称美,必行贿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讫,门者报曰:“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门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见。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术为饭。佶姑曰:“前何踞而后恭。”及入门,有德色。揖(明抄本“揖”作“挥”)佶曰:“憩学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千匹。(出《国史补》)

唐朝人裴佶,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裴佶小时候,他姑夫在朝中为官,官声很好,被认为是清官。一次,裴佶到姑夫家,正赶上姑夫退朝回来,深深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崔昭何许人也,众口一致说他好。一定是行贿了。这样下去,国家怎么能不混乱呢。”裴佶的姑夫话还未说完,守门人进来通报说:“寿州崔刺史请求拜见老爷。”裴佶的姑夫听了后很是生气,呵斥门人一顿,让门人用鞭子将崔刺史赶出府门。过了很长工夫,这位崔刺史整束衣带强行拜见裴佶的姑夫。又过了一会儿,裴佶的姑夫急着命家人给崔刺史上茶。一会儿,又命准备酒宴。一会儿,又命令做食饭。送走崔刺史后,裴佶的姑姑问他姑夫:“你为什么前边那么踞骄而后又那么谦恭?”裴佶的姑夫面带有恩于人的神色走进屋门,挥手让裴佶离开这里,说:“去,到学堂休息去。”裴佶出屋还没走下门前的台阶,回头一看,见他姑夫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赠送粗官绸一千疋。

元 载

唐元载破家,藉财物,得胡椒九百石。(出《尚书故实》)

唐朝时,宰相元载获罪被抄家时,在他家抄出胡椒九百石。

张延赏

唐张延赏将判度支,知一大狱颇有冤屈,每甚扼腕。及判使。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