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 乐一(10 / 10)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7336 字 2个月前

琴技与棋艺也受到了礼遇。对他的生活用度,按照时令的变化及时供给,都很丰厚。而且每当卫镕召请他献艺时,事后都赏给他很多礼品。在常山这十几年,王敬傲很受卫镕的礼遇。他经常头戴峨冠,脚着高屐,悠闲地吟诗唱曲。就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他也只穿单衣,系葛巾,通体不见绵纩,整日在街市上喝得醉熏熏的,市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他。后来,传来昭宗归都长安的消息,王敬傲辞别常山重归帝里,这以后就不知他的下落了。王敬傲还能在衣袖中剪纸为蜂蝶,举袖让它们飞出来,飘满四座,或入襟袖,或落入人手,少许,又都回到他的袖子里。当时人们都疑心王敬傲会神仙的法术。张道古跟王敬傲很要好,经常对他的为人与技艺表示钦敬。他曾著有《王逸人传》,就是为了表达他对王敬傲的倾慕。张道古名睍,知识广博,尤其通晓古文。但是他读书破万卷,却不好写诗。他在张楚梦座上任事时,时逢久旱,忽降大雨,众宾客都高兴地聚在一起写诗歇咏。张道古最后才写成一首五言绝句,诗是这样的:亢旸今已久,喜雨自云倾。一点不斜去,极多时下成。”众宾客听了他的诗后,虽然素常很看重他文才,却都讽笑他这首诗写得太拙劣了。

卢中丞迈有宝瑟四,各值数十万。有寒玉、石磬、响泉、和至之号。(出《传记》)

中丞卢迈藏有四只宝瑟,每只瑟都价值数十万钱。四只宝琴分别叫:寒玉、石磬、响泉、和至。

阮咸

元行冲宾客为太常少卿时,有人于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元视之曰:“此阮咸所造乐也。”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清雅,今呼为阮咸者是也。(出《国史异纂》)

元行冲任太常少卿时,有人在古墓中掘得一个铜物状似琵琶而呈正圆形,没有人能认出它到底是什么。元行冲看了后,说:“这件东西是古人阮咸制作的乐器啊。”于是命人依照铜物的形伏、构造,用木仿造。制作出来后,试着弹奏,声音清雅,非常悦耳。今天叫“阮咸”的乐器就是这种物件。又

晋书称阮咸善弹琵琶。后有发咸墓者,得琵琶以瓦为之。时人不识,以为于咸墓中所得,因名阮咸。近有能者不少,以琴合调,多同之。(出《卢氏杂说》)

《晋书》上称阮咸善弹琵琶。后人发掘阮咸墓,掘出一只琵琶,是用泥瓦作的。当时的人都不认识,认为是从阮咸墓中得到的,因此命名它为“阮咸”。近来。有许多人都能弹奏这种乐器,用琴合调伴奏,多数时候都是跟其它乐器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