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被推选为右卫骑曹参军。公子沉默寡言,年少操行超群,河东侯很器重他的贤能,朝中政事都找他商量。公子清廉自守,德才过人。所以王勃等四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河东侯年壮遇害,公子被贬做牂牁建安丞,将要去,当时中丞崔察当权,贬官都得向他告辞,一向有仇的,被留下,杀死的也很多。当时天后正信任酷吏,而崔察以前和河东侯不合才陷害他。公子将要见崔察,又害怕而不知所措。忽然路上遇见一人,身材魁梧,穿着华丽的黄衣服,问公子:“想到中丞那去,难道不害怕死吗?”公子惊奇地说:“害怕。”又问他:“你有犀角刀吗?”公子答道:“有。”那个怪人说:“公子有刀子就很好,我授你神咒语,见中丞时,只俯身掐手诀而密密诵咒语七遍,应当有所见,就没有什么忧虑了。咒语是:吉中吉,迦戌律,提中有律,陁阿婆迦呵。”公子俯身而诵念,已经学会了,抬头看那怪人不见了。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去见崔察。同去的三十多人,公子的名字是第二十,前面十九个人名字都喊过了,一向都有隔阂,崔察留下绞斩的,将近一半。轮到公子,公子就象那个怪人说的那样诵咒语,崔察久不开口。抬头看,见一神人,一丈多高,仪表气质非凡,从西阶中出来,一直来到崔察前,右手抓住他的肩,左手扭着他的头,面正对着他的后背。而许多人只看见崔察低头不语,手停着不动罢了。公子于是得以解脱,等到到了屏风后回头看,看见神人放了崔察而不见了。公子到了牂牁。一向坚守诚信,更加敬重佛道。虽然已婚为官,也象守戒规的和尚一样。口不乱说,目不乱视,言不虚假,行不偏颇,因此夷獠也渐渐地受到他的教化,于是在牂牁中大兴释教,常常振摄郡中长吏。在几处设置道场。住了三年而庄州夷獠谋反,进入牂牁,郡中人暗杀长史来响应,建安的豪族大户也起兵相应,于是抓了公子在树下,要杀他。忽然有夷人,拿着刀斩了看守的头,骂道:“县丞如此恩惠,你怎么忍心杀这样的人!”于是把公子放在笼子中,让有力气的人背着走,并又赦免了他的妻子儿女。事平息后,郡司把情况上报,诏书下,允许他还归。以后掌管数城,都是按日受禄,他的清廉没有再能比过他的了,这也是他的天性。以后弃官,精心向佛教,也非常有感慨。
李元平
唐李元平,故睦州刺史伯诚之子,大历五年,客于东阳寺中。读书岁余,薄暮,见一女子,红裙繍襦,容色美丽,娥冶自若,领数青衣,来入僧院,元平悦之,而窥见青衣,问其所适及姓氏。青衣怒曰:“谁家儿郎,遽此相逼;俱为士类。不合形迹也。”元平拜求请见,不许。须臾,女自出院四顾,忽见元平,有如旧识。元平非意所望,延入,问其行李。女曰:“亦欲见君,以论宿昔之事,请君无疑嫌也。”既相悦。经七日,女曰:“我非人,顷者大人曾任江州刺史,君前身为门吏长直,君虽贫贱,而容色可悦。我是一小女子,独处幽房,时不自思量,与君戏调,盖因缘之故,有此私情。才过十旬,君随物故。余虽不哭,殆不胜情,便潜以朱笔涂君左股,将以为志。常持千眼千手咒,每焚香发愿,各生富贵之家,相慕愿为夫妇,请君验之。”元平乃自视,实如其言。及晓将别,谓元平曰:“托生时至,不可久留,后身之父,见任刺史。我年十六,君即为县令,此时正当与君为夫妇未间,幸存思恋,慎勿婚也。然天命已定,君虽别娶。故不可得。”悲泣而去,他年果为夫妇。(出《异物志》)
唐朝李元平,是先前睦州刺史伯诚的儿子,大历五年,客居于东阳寺中。读书一年多,一天将黑天,看见一个女子,穿着红裙绣短袄,容色美丽,妖艳自若,带着几个丫环,来到僧院。元平很高兴,偷着去见一个丫环,问她的婆家及姓名。丫环发怒说:“谁家男儿,到此相逼,都是读书人,不合你的身份。”元平拜谢求见,不答应。不一会,那个女子从院中出来四下里看,忽然看见元平,有如旧相识一样。元平也喜出望外,就请她进来,问她从哪里来。女子说:“我也想见你,来谈谈以前的事,请你不要怀疑。”于是都很高兴。过了七天,女子说:“我不是凡人,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