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2 / 3)

情况下,日子一日比一日难熬。

同样的苦痛压力下,和同伴们飞快增进的感情和交际倒是真的,在同监舍、同组同班各种进行连带责任下,学习着责任与担当的年轻人们成长了不少,但能不吃这些苦头的话,他们更开心。

唯一值得高兴的,大概就是翻修后的国子监准备的公厕、公共浴室和自来水塔待遇,让人好好享受了一把新奇和方便。这些新奇技术背后的襄王,以及它们代表的百工之术,在国子监内的人气相当不错。

军训刚结束,本以为难熬的日子就此结束,谁料,以监舍为基础开始要求认领田地,竟是习武之后,还要他们下地干活。

对国子监外的人来说,过去了近一个月,但对国子监监生们来说,他们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新安排,简直觉得自己过了一年!

学院自治、选课、选夫子、积分贡献、课题选材、勤工俭学……全是他们此前没见过的,力求将走出国子监的监生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官员的杜祭酒,不仅听了薛瑜的建议,还在此上面,和夫子们商议后进行了各种发挥。

总的来说,第一批体验者感觉上来看,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天堂是知道自己付出努力能够学到东西、得到珍贵经验,地狱则是……实在有些太辛苦了。

有人自己不觉得辛苦,反倒说起来眉飞色舞,觉得在国子监的日子当时辛苦,过去后十分有趣,已经开始期待休沐日后的正式开课,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学院。但他们的家长,却听着觉得十分辛酸。

看着孩子长大,看他去初步经历风雨,而自己只能看着的辛酸。

另一方面,除了绝大多数的男学生,一些目光也落在了今年考入国子监的女学生们身上。

这次入学,通过了考试的三百人,不仅仅是京城当地的士族,也有不辞辛苦从梁州跑来的,准备借着自家的贵族身份或者曾经的祖荫,亦或是朝中有官员亲戚等等身份,最后沾沾便宜。

毕竟,选官这路子显然是走不通了,没法子反抗,就得找别的路子。国子监和县学州学的考学晋升之路暂时还没完全定下,收的学生仍是以贵族、官员子弟为主,此时不入学,更待何时?

像家中儿子学业不佳的,甚至还闹出了让女儿替考的离谱事情,被丢给了大理寺直接断案,一家人都差点葬送在这上面。

最终入学的女学生一共四十一人,入学考试那几天,先前招考的风声未过,在热闹气氛里,考过的三百学生的试卷全部被公开贴了出来,让怀疑有人背后做手脚、或是给女学生开后门的谣言连诞生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抹消了。

军训后,新的怀疑就出现了。男孩都吃不住这样的苦头,总有人抱怨连天,她们这些娇滴滴的姑娘,当真是被一视同仁看待?当真没一个不行的?

不信的人不在少数,也有学生心里不忿,编造了谣言说学院不公的,休沐日没结束,就被夫子上门客客气气地告知被退学了。

这样重大的打击,根本不是他们能接受的,但此刻再求已然晚了。

待学生们再回到国子监读书,清正些的人家、准备带着自家孩子在家里教的读书人家,反倒对国子监、准确的说,是如今的国家教育系统,高看了一眼,认同感大增。

之前送子弟入学或许更多的是希望搭上最后一班车,或者向皇室、朝中示好,有了这么一出,对子弟能学出个眉目的期待就多了起来。

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品行卑劣、心思恶毒的人,留在学院里也是坏事,提前拿出态度震慑住,之后的教学怎么看也不会太差。

至于被退学的学生,之后再求、再走门路,也只能得到同样的回答:明年再考。而他蹉跎的时间、被落下的进度,就是代价了。

薛瑜接了薛玥出来,小姑娘提着自己的小包袱,和伙伴们告了别,上了马车却别过头不肯看薛瑜,明显是在生气。薛瑜知道她在气什么,有意逗她,“怎么,不想见我?那我这就走?”

“阿兄!你!”薛玥猛地转头,看见薛